-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软体设计参考指引-natgovtw
文件編號: ICST-C-005
103年資安服務暨專案管理辦公室
安全軟體設計 參考指引
(V1.0)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中 華民國103年10月
報告摘要
報告名稱 安全軟體設計參考指引
資訊等級 ☐機密 ☐密 ☐內部使用 ☒普通
相關撰稿人 張元傑、蔡宗霖、蔡思玟、陳佳伶、楊惟傑
閱讀對象 ☒一般主管 ☒資安人員 ☒資訊人員 ☐一般使用者
內容摘要:
一、目的
本指引透過探討安全軟體設計方法論,包含 如微軟 SDL, NIST SP 800-64,
OWASP SAMM 等,歸納各 方法論共通之重點,彙整出 安全軟體設計重要
流程步驟 ,協助相關人員於軟體設計時 ,因應軟體風險管理議題, 進行資
產識別、風險評鑑、風險分析與風險處理過程 ,作為後續開發階段遵循與
驗證之依據 。
本指引輔以 Web開發與行動威脅分析兩 案例分析,提供單位於軟體專案開
發中藉由需求階段與設計階段之安全需求發展 、安全風險識別及控制措施
套用,以作為後續安全功能驗證基礎,期能落實安全軟體生命週期之實踐,
從設計先期 (Security design in)即著手整體資訊系統之安全性,強化政府整
體安全軟體發展能量。
二、適用對象
本參考指引適用於軟體發展領域之所有對象,包含一般主管、資安人員及
資訊人員,並針對不同對象建議說明其使用效益。
●一般主管,例如資訊部門主管或軟體專案管理者,為確保軟體開發專案或
組織使用之現有系統的安全性,於自行開發系統時可使用本指引來計畫安
全設計活動與人力分配規劃之參考 或於委外開發之軟體專案或系統時用,
i
於擬訂需求書或合約時參考使用。
●軟體架構與設計者,如系統架構師與軟體設計師,參考這份指引介紹之方
法論找出系統潛藏的資安弱點與可能面臨的安全威脅,進而設計相關防護
措施 以強化系統設計階段時之軟體安全特性。
●軟體開發者,透過本指引之介紹理解安全軟體設計之原理與其重要性,於
實做時理解安全設計之精神,進而達到軟體安全品質之提高與安全開發意
識之提昇的目的 。
三、章節架構
第 1章說明本指引之目的、適用對象及章節架構介紹。
第 2章說明介紹各種安全軟體設計標準與方法論,如 MS-SDL 、OWASP
Software Assurance Maturity Model (SAMM)與NIST SP800-64 ,作為本指引
參考文獻。
第 3章就安全軟體設計階段中,各階段進行的實務活動進行說明,「安全
設計原則 」,說明應該進行系統設計時,應該參考使用的設計原則 。「執
行攻擊面分析」,說明進行攻擊面的定義、識別與對應方式,包含如何進
行攻擊面的衡量與評估,並進行管理等。「執行風險分析」說明軟體設計
過程中,如何透過使用威脅建模(Threat Modeling)與架構風險分析
(Architecture Risk Analysis) ,進行系統架構與威脅的分析,並介紹通用性的
安全設計原則與控制措施,提供軟體安全風險分析與控制。「安全設計審
查 」說明在進行一連安全軟體設計的實務活動之後,應確保安全設計符合
需求階段提出的相關安全需求及安全設計 ,能滿足軟體安全的基準線 。
第 4章 案例分析以常見之Web應用程式,及行動裝置應用程式設計為例。
示範如何使用MS Threat Modeling 工具進行威脅分析,並選擇接受該威脅
或套用控制措施,再經套用 DREAD評鑑標準對威脅進行評分與計算權重,
產出開發過程中對於風險威脅之分析與處理措施表 ,確保系統資安風險經
ii
此風險處理流程後,將資安風險緩解至組織可接受之層級 ,而過程中所產
生之控制處理措施將回饋至系統需求文件中,作為後續功能驗收與確認之
來源依據。
第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