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兴寄托说与清初诗词理论探讨
比兴寄托说与清初诗词理论探讨
摘要:明清之际,“诗史”说得到了重新讨论,不仅体现了历史的延续,而且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即对诗歌特殊体性的认识,从而将比兴寄托的问题提了出来。清初的词学孕育着重大发展,诗学中对于比兴寄托的重新检讨,启发了词学中的深层次思考,在创作上,对明代以来凋敝的词风是一次重要的反拨,尤其是其中反映易代之际入新朝为官者心灵活动的词作,是词史发展中所出现的新因素,也是“词史”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清初;诗史;词史;比兴寄托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08)01-0069-05
作为中国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观念,比兴寄托说在中国文学发展的许多历史阶段都有其当代性的反响,明清之际也不例外。本文拟通过对明清之际诗坛和词坛的关系,探讨这一问题。
明清之际,诗学上有不少命题得到了重新讨论,“诗史”说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唐代孟綮《本事诗》在评论杜甫时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他对杜甫的这一体认,到了杜甫的经典地位得以确立的宋代,就更加深入人心,引起多方面的回应。明清诗学对宋代诗学有着直接的传承,诗史概念也得到进一步讨论。虽然,在文艺学的发展架构中,对这一概念也有不同看法,如明代杨慎在其《升庵诗话》中说:“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末脚,而宋人拾以为己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认为诗和史各有其文体功能,无法相兼,将诗等同于史,对其地位不是提升,而是降低。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秉承这一思路,也说:“夫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久矣。”不过,一般来说,人们不会直接去呼应这种稍显偏激的辨体。那本是一个山飞海立、天翻地覆的时代,将诗赋予史的内涵,不仅是历史的认知,也是时代的需求。
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自古兀不亡之国,因此,对于有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来说,当改朝换代之际,应该更为关切文化的传承,这样,才不会“亡天下”。所以,每每在亡国之后,历史的书写非常繁盛,就是一个显明的例证。这种风气在文学领域也同样明显。金亡后,元好问忧虑故国文献消亡,因而编成《中州集》一书,其内在深心,为天下后世所知晓。元好问在明清之际的最佳传人是钱谦益,其编纂《列朝诗集》,以保存明代诗篇,也是极明显的“存史”之举。其《列朝诗集序》有一段夫子自道:“毛子子晋刻《历朝诗集》成,余抚之,忾然而叹。毛子问曰:‘夫子何叹?’予曰:‘有叹乎!予之叹,盖叹盂阳也。’‘曰:夫子何叹乎孟阳也?’曰:‘录诗何始乎?自孟阳之读《中州集》始也。孟阳之言曰:元氏之集诗也,以诗系人,以人系传,《中州》之诗,亦金源之史也。吾将仿而为之。吾以采诗,子以庀史,不亦可乎?’”又在《与周安期》书中说:“鼎革之后,恐明朝一代之诗,遂致淹没,欲仿元遗山《中州集》之例,选定为一集,使一代诗人精魂,留得纸上,亦晚年一乐事也。”他在编纂《列朝诗集》时所体现的诗史意识也体现在其整体著述中。既然推寻源流,诗的最早功能就是史,当然不必强为之别:“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未作以前之诗,皆国史也。人知夫子之删诗,不知其为定史。人知夫子之作《春秋》,不知其为续《诗》。《诗》也,《书》也,《春秋》也,首尾为一书,离而三之者也。三代以降,史自史,诗自诗,而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所以,沿流而下,继承传统,原是题中应有之义。而扩大范围,深化内涵则是他对新时代的新贡献:“曹之《白马》,阮之《咏怀》,刘之《扶风》,张之《七哀》,千古之兴亡升降,感叹悲愤,皆于诗发之,驯至于少陵,而诗中之史大备,天下称之日诗史。”从这个意义出发,他当然对杨慎诸人的非议诗史之说不以为然:“唐之诗,入宋而衰。宋之亡也,其诗称盛。皋羽之恸西台,玉泉之悲竺国,水云之苕歌,《谷音》之越吟,如穷冬冱寒,风高气傈,悲噫怒号,万籁杂作。古今之诗莫变于此时,亦莫盛于此时。至今新史盛行,空坑、压山之故事,与遗民旧老,灰飞烟灭。考诸当日之诗,则其人犹存,其事犹在,残篇?m翰,与金匮石室之书,并悬日月。谓诗之不足以续史也,不亦诬乎!”不仅强调了“国家不幸诗家幸”的遗民诗观,而且将“诗史”观念作了进一步表述,即诗不仅可以反映史,不仅可以当作史,而且可以续史,弥补历史记录的缺陷。这显然对诗史的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特色,“就创作言,此一语言策略容许了抒情主体在诗篇中寄托一己之情思与乎经验,亦赋予了载体在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法律体系课件.pptx VIP
- 光伏系统设计手册.pdf VIP
- 2013年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VIP
- 中压蒸汽管线清洗方案.docx
- 第五单元第1课《树石小品》课件-2025-2026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第二单元《银屏乐声》第3课时《人世间》+《永志不忘》课件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2024-2030年撰写:中国主焦煤项目风险评估报告.docx
- 兔子介绍幼儿园课件.pptx VIP
- 英语教学法-自然法-The-Natural-ApproachPPT课件.pptx VIP
-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一次函数》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