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支结构设计心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框支结构设计心得

框支结构设计心得   摘要: 文章结合某工程整个计算过程的实例演示,指出在每个环节中的几个具体的参数设置及设置的原因,以及对最终结果的判断,从而完成复杂高层结构的设计,对相同结构形   式的工程起到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框支结构刚度比   Abstract: the article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ngineering example of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points out that in every link of several specific parameter setting and set the causes, as well as to the final outcome of the judge, thus completing complex high-rise structure design, structure of the same shape type of the role of a project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frame structure, stiffness ratio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洛川县,拟建场地范围内地基土由填土、黄土、古土壤组成,场地属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为三级,建筑物总层数为29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地上两层商场,三层以上为住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框支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底部加强区为二级,一般部位为三级,单元平面如下图:         2. 计算过程   2.1模型输入:   在框支结构的模型输入时,要尽量做到梁与柱、墙与梁、墙与柱的轴线居中,尤其保证框支柱于框支梁的轴线居中,尽量保证上部墙体落在框支梁上。框支结构一般都有裙房,因此主体部分在裙房范围内都轴线居中,对建筑外观并不影响,对结构也非常有利。   2.2参数设定:   2.2.1 结构体系 在08版PKPM中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而在10版PKPM中则有明确的框支结构体系。   2.2.2模拟施工 模拟施工1为一次加载,而模拟施工3为逐层加载,一般情况我们会采用模拟施工3,这与实际施工比较接近,但对于框支结构这种复杂的结构形式,有时候会丢失荷载,10版中明确指出模拟施工1和模拟施工3都要计算一下,取最不利的情况。   2.2.3 托墙梁的放大系数08版中可以适当的放大,但在10版中不建议放大。   2.2.4特殊构件的定义 首先为特殊梁,要将支撑上部剪力墙的梁定义为框支梁;其次,要将支撑框支梁的柱定义为框支柱;最后要定义板,将转换层定义为弹性板,同时定义为薄弱层,与转换层相邻的上下层适当加厚。   2.3计算   在08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底部大于1层时的框支结构它的刚度比的计算方法采用剪弯刚度,而在10版中《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对底部1,2层时的框支结构它的刚度比的计算方法采用剪切刚度,这是计算上的最大的区别;另外,因指定了弹性板,所以要采用总刚的计算方法。   3. 结果判断   3.1总信息    在总信息中薄弱层除了指定的薄弱层,可以放大1.15倍(10版1.25倍),其他层为1.0的放大系数。   ========================================================   Floor No. 1 Tower No. 1   Xstif= 41.8292(m) Ystif= 11.3776(m) Alf= 0.0103(Degree)   Xmass=41.3647(m) Ymass=6.0009(m) Gmass(活荷折减)= 8007.0708(6679.5195)(t)   Eex=0.0174Eey =0.1534   Ratx = 1.0000Raty = 1.0000   Ratx1= 4.2266Raty1= 2.5398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 1.00   RJX= 2.6342E+08(kN/m)RJY = 1.5278E+08(kN/m)RJZ= 1.8772E+11(kN/m)    ---------------------------------------------------------------------------   Floor No. 2 Tower No. 1   Xstif= 41.6388(m) Ystif= 12.5501(m) Alf=-5.2483(Degree)   Xmass=41.15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