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生鱼养殖市场分析报告
目前,广东地区的生鱼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佛山(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中山(东凤、东升、三角、民众)、江门(新会、鹤山)、清远(英德、清新)等地,总养殖面积为4.5万亩左右。其中,顺德约2.5万亩,中山约1万亩,南海约7000亩。顺德、南海、中山三地的养殖面积占整个广东生鱼养殖面积的90%以上,珠三角地区生鱼产量从最初本地种的500斤/亩,增涨至现在平均1万斤/亩左右,翻了将近20倍,并远高于长江流域生鱼养殖区域4000斤/亩的平均水平,2014年更有甚者养殖亩产量可达到40000斤。
高产量源于高密度,病害随之越来越多,目前生鱼主要存在烂身、诺卡氏菌、肝胆重大、氨氮中毒等病害。除开这些病害和水质的影响,还有市场供需、底质恶化等问题,下面是详细的分析各方面对生鱼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
一、病害爆发越来越常见
1.1苗期气泡病
病因:
持续高温晴天或雨过天晴,藻类光合作用强,产生过多的氧气,进入鱼苗血管后形成气泡和气柱,造成鱼苗急性死亡或烂身。
症状:
①打转、趴边。
②眼球突出、鳍条发红、背部腐烂发白。
③鳃丝及鳍条上出现气泡。
④肝静脉淤血。
预防:
①晴天中午开增氧机曝气。
②定期补充“活力益水素”、“优加益生菌”、“生命元”等制剂抑制藻类和病原菌过度繁殖。
治疗:
①开增氧机曝气。
②全塘泼洒“解毒灵”、“抗激灵+黄金多糖”,解毒防应激。
③稳定后内服“迪诺康”+“肝胆泰乐”+“高稳维西”防细菌感染。
1.2舒伯特气单胞菌病
病因:
①舒伯特气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
②环境及水质恶化。
症状:
①肝脏出现白点
②内脏器官严重出血。
预防:
①定期内服生命元、黄金多糖、肝胆泰乐,增强体质。
②定期补充活力益水素、优加益生菌、生命元,培养有益菌,稳定水质。
治疗:
①内服迪诺康、肝胆泰乐、肠泰、速康灵等抗菌保肝解毒。
②外用全效底改、菌毒必克、超碘、金碘等改底、消毒,杀灭水中及底部有害细菌。
1.3急性肠炎
病因:
①短期内加料太多。
②天气变化后没有及时减料。
③环境或水质突变后引起应激。
症状:
①肠道发红。
②肝静脉淤血严重。
预防:
①根据天气及水质情况严格控制投料。
②定期内服黄金多糖、生命元、肝胆泰乐,预防肠胃。
③定期补充活力益水素、优加益生菌、水博士,培菌、稳水、解毒;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或强效底净,对底部进行改良,控制有害细菌。
治疗:
①立即停料。
②全塘泼洒抗激灵、黄金多糖、解毒灵、水博士,控制死亡量。
③稳定后内服肠泰、迪诺康、生命元、肝胆泰乐抗菌保肝
外用全效底改片彻底改底杀灭底部厌氧有害细菌。
1.4诺卡氏菌烂身
病因:
①诺卡氏菌(革兰氏阳性菌)。
②环境及水质恶化。
症状:
①肝脏、脾脏、肾脏、鳃丝或肌肉出现白色结节。
②背鳍或皮下出现化脓性腐烂,逐渐加重,造成烂身。
预防:
①定期内服生命元、营养套餐、肝胆泰乐、黄金多糖,增强体质。
②定期补充活力益水素或优加益生菌、水博士,培菌稳水解毒。
治疗:
①内服肝胆泰乐、迪诺康、速康灵,抗菌护肝。
②外用菌毒必克、超碘、金碘、全效底改片或强效底净,控制诺卡氏菌传染。
二、底部恶化
2.1引起原因
按照顺德、南海等地目前料比1.1-1.2(养殖周期7-9个月)、平均亩产1万斤计算,一般投用饲料达到5-6吨/亩。
这么庞大的一个数字的饲料不断投喂到池塘中,可以说经过4—5年的积累早已经到了池塘底部能承受的临界点,大量的有机质,动植物尸体,粪便,残饵在底部进行厌氧发酵,而养殖户在池塘中的用药结构比例图如下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在所有养殖户用药的过程没有用到改底的产品,这也是近两三年来生鱼不断爆发出新的疾病,养殖户对生鱼的看法是越来越难养。
2.2处理方法
每月定期使用全效底改片或强效底净4—5次,以达到全面氧化底部有害物质,降低有害菌浓度的目的
三、市场供需,食品安全
全国共有8万亩的养殖水面精养生鱼,广东占将近一半。广东养殖生鱼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气候、地理条件的差异使得广东地区生鱼长速快、产量高,占全国生鱼产量的6成左右,其中8-9成的产量远销湖北、浙江等地。
广东生鱼全年市场批发价波动的基本规律是:春节后至8月中,市场上旧鱼为主,价格受存鱼量的减少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期间3-4月因鱼刚越冬,身体较瘦,养殖户大多惜售,存塘蓄养增肥的意愿较高;而临近5月生鱼开始产卵,养殖户需要在产卵前将生鱼出售,以免鱼体消瘦。3-5月份鱼价会比较混乱,5月后价格持续上扬至8月中旬新鱼开始出塘。
8月下旬至11月下旬,特别是10-11月份饲料厂开始回收饲料款,养殖户需要卖鱼偿还,此时出现全年卖鱼高峰期;期间随着新鱼上市量的逐渐增多,价格呈下落趋势,并跌至全年价格最低谷。12月至春节前,因长江流域等外省生鱼主养区域气候转冷,生鱼开始越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