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农忙劳作——钉田.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家的农忙劳作——钉田.PDF

2011-04-20 第 07 版:文化广场 客家的农忙劳作—— “钉田” 作者:范翔宇 来源:北海日报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观刈麦》诗,诗中的前部份是这样描述的: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诗歌描述的是,在麦子收获的农忙季节里,农家妇女正带着小孩行走在麦浪 翻滚的田垌中,去给正在忙于收获的家人送水送饭。正在田间收获的农夫们,脚 踩着发烫的土地,背向着灼热的太阳,面对着热浪滚滚的麦田赶着收麦。虽然已 是筋疲力尽,但为了赶季节,还是顾不得酷暑的炙热而劳累忙碌着。而送饭的女 人则趁家人吃饭的时间,抱着孩子,提着篮子去拣拾遗落的麦穗。 每当读着白居易的这首 《观刈麦》,我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大廉山下大廉垌 中,客家乡亲繁忙的农耕景象。每当看到客家乡亲繁忙的农耕景象之时,我也会 情不自禁地想起白居易的这首 《观刈麦》,仿佛又置身于大廉垌下的田园农耕情 景之中,回到了与父老乡亲们一起 “钉田”农作的岁月。 北海客家人把夏秋两季的耕作,称之为“钉田”,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法。 客家人依山而居,人多地少田稀,四季耕作必须十分讲究农时节气。夏秋两季插 秧,客家人清晨即起,备足午餐。一气干到日落西山才歇息。斯时,人就像被钉 在田中一样,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劳作异常的坚毅艰苦。 客家人如此忙碌地 “钉田”劳作,是与客家人因居住的地区山多田少,所采 取的立体耕种而决定的。为了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田地资源,特别是水田资源, 在同一季节同一块田里,会同时种上多种作物。以客家特产的甜薯种植为例,种 甜薯首先是要起垄的,同一条垄上,两侧种芋头,中间种甜薯或木薯,甜薯旁边 种大乌豆,芋头旁边种红薯,这样,一条垄上会同时种上五种农作物,有的人家 还会间开种上一些猫爪豆。而这几种农作物的收获期都不同,因此在农耕管理方 面也就不会有间断的空间,因此,客家少闲月,钉田”人倍忙。 到了七八月间,正是芋头收获,大乌豆成熟,红薯要壅土,甜薯要插标的时 候。而此时,又是收获水稻、花生和黄麻,接着又要插种晚稻的时节,为了应付 这众多的农事,客家人全家便 “倾巢”出动,大廉垌中繁忙而又紧张的 “钉田” 劳作就这样开始了。 每天晨曦初露,大廉山下的村庄已是人声相传,人们早早扛起犁耙牵着牛, 或握镰挑担去到田间。扛起犁耙牵着牛的是要提早把田耙好,让家人吃了早餐就 能到田里插秧;握镰挑担的是要趁着清晨将露水滋润的嫩草割回来,让犁地耙田 回来后的牛能吃到鲜嫩的草。 吃了早餐,家里能“参战”的劳力都到田间去了,到了田间后,就要一直干 到天色断暗才回家。 老弱者则留在家中做后勤,后勤的任务主要是煮饭送水。 在客家“钉田”的时节里,田垌上到处都可见用树枝或花生藤搭起的简单遮 荫棚。遮荫棚不是为大人歇凉而设的,而大多是作小孩子遮挡烈日暴晒之用。因 为大人都到田间劳作了,小孩也都会跟着一起去,能干活的就帮着父母干一些手 头上的活儿,未能干活的就在一边帮着看弟妹。客家人的吃苦耐劳,客家人的重 农崇本,客家人的守望相助,是这样从小就在田垌中的耕作中形成传承的。 在农耕不发展的偏僻山区,钉田”劳作全靠人工,期间吃喝都得在田头。钉 田”的劳作周期和过程,各家各户是不一样的,但基本上都是以收割、插秧为主, 主要拔了花生犁地播种,割了水稻犁田插秧,为了提高时效,这些劳作就得交叉 进行。如一早起来拔了花生,接着就是男人犁地,女人和孩子整花生,整完花生, 剩下花生藤就放进田里去沤,这就是最好的有机肥了。如果是割水稻,就得整天 地收割,田多的人家则要割几天,这可是最累人的活了。“钉田”的劳作中,最 苦的就是插秧,因为这是在完成了拔花生和割水稻的劳作之后接着开始的,而且 又是最讲究节令时效,必须在节令前赶完。而人在此时经过了连番劳作之后,已 处于极度疲倦的状态,其艰苦状况可想而知。 日到正午,家人把午餐送到了田头。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客家人 “钉田” 的中午是非常简单的。 一砵稀饭,一篮薯芋之类的杂粮,一碗自制的咸菜。因为客家人的田地少, 能种水稻的水田更少,能以大米作正餐,一般都是要在年节喜庆时节或亲友相聚 之时,钉田”的劳作辛苦,因此中午才煮上一砵稀饭。而那一砵稀饭,则不如说 是一砵米汤更准确些。因为,中午的这砵稀饭,一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