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鉴赏角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古诗词鉴赏角度

浅谈古诗词鉴赏角度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面对一首好诗词时,都能感觉诗词是好的,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时,他们就犯难了,觉得不知该从何说起。其实这是学生没有把握诗词鉴赏的角度问题所造成的。当然,对一首诗词的鉴赏,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看法和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鉴赏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但普遍来说,古诗词的鉴赏,都离不开诗词的思想意义、内容、艺术特点等几大方面。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选择从这些角度对古诗词进行鉴赏。      一、从诗词的思想意义入手      诗词的思想意义,其实就是我们后人对诗词作者在其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操的一种评价,这些思想情操包括作者的人格、思想、对人对事的基本态度或观点等,这些都会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诗词的思想意义所在。从诗词的思想意义入手鉴赏诗词,学生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较为了解,因为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感受及认识,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前者深受后者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作者的人品如其文品,即作品往往是作者寄寓自己思想情感、理想志向的载体,它们两者可相互反映。所以,联系作者的思想经历去鉴赏作品的思想意义,是一个感性的切入点。下面以杜甫的《登高》为例:   登 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思想意义在于作者尽管是处于年老多病、流离失所的处境下,仍不忘国事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祖国河山,热爱人民,他的爱国情操确实深受后人敬仰。再加上诗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直接抒发情感、表现自己当时处境的诗句,所以学生可以从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处境说起:诗人从年青时起就有济世安民的抱负,但他主要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尤其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令生性直率、疾恶如仇的诗人仕途受阻,其为国为民的理想一直难以实现。作者写《登高》时,已是“安史之乱”后的第四年了,但社会依然动荡不安,地方军阀为争夺地盘还是战火不断,当时社会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是诗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但又无奈于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此时流落他乡、年老多病的诗人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痛苦挣扎。诗人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更显得渺茫,所以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时,诗人感觉自己已是风烛残年、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此时国仇家恨齐涌心头,不禁悲从中来。诗的后四句就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无奈。尤其是诗人尽管在“艰难苦恨”的时势下也不忘国事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更显其无私及伟大,他的这种爱国情操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所以一旦选择从这个角度去鉴赏诗词,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及作者的思想及其人生经历,也只有这样,鉴赏才得以提升,也才真正有意义。      二、从诗词的内容入手      有些古诗词内容丰富,叙述性强,或写景状物,或诉说动人故事,或塑造人物形象,并且描写生动,这类诗词内容本身就有较高的鉴赏性,而且有时这些作者只是借这些事物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或情趣而已,不一定反映了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以鉴赏这类诗词不一定要联系大的时代背景来进行,从内容入手进行鉴赏更显得直接得当。以李清照的词作《点绛唇》为例: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塑造了一位无意遇见小伙子时情态羞涩、渴望爱情的少女形象。作品不但有情节,描写也很生动。它主要是表达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和对美好生活充满幻想的一种生活情趣。欣赏这首词,可直接对内容进行分析,适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理解作者是如何将女主人公的“羞涩”之情生动地表现出来的,就能达到鉴赏的目的了。例如可以这样说:荡完秋千,美丽的少女随意地、轻轻地拍了拍手,初春的花儿挂着晶莹的露珠,汗虽然流得不多,却把少女的罗衣湿透了。忽然发现有位英俊的小伙子走了过来,少女一慌神,鞋子没穿,头上的金钗滑落了也全然不觉,就羞涩着匆忙走了,走到门边,却又不舍地回头倚门偷望,假装闻着门边的梅花,很陶醉的样子,殊不知早春的梅花还没开呢。本来对爱情的渴望,是每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无须掩饰的欲望,但传统的中国少女是不会用大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因此女词人就将姑娘们对事物的感觉充分地表现在她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少女本来是想以一系列的神情与举动来掩饰自己激情澎湃的内心世界的,却被自己掩饰得破绽百出,反而流露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女词人尽现了这位少女的可爱之情,写得生动传神,摄人心魂。   当然,作品中的内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