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中英文化差异在日常口语表达中体现
浅论中英文化差异在日常口语表达中体现
【摘 要】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我们用于交流的语言。中国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语言上的表达差异会在很多方面凸显出来。我们在日常的交流过程当中,会感受到来自于常用称呼、日常交际、委婉表达语、词语涵义差异等方面的差别。
【关键词】中英文化差异;日常口语表达
一直以来,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语言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反映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则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髓及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在地理、历史、气候、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两个民族的日常口语表达中。
一、常用称呼
我国是一个有着较长封建历史的国家,这就使得家族观念非常浓厚,人们很重视血缘亲属关系与辈分长幼关系,在称呼中也清晰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如:大舅、二叔、三婶、四姨等。在西方国家,家族与亲属观念却不是那么浓厚,因而亲属间的称呼也比较笼统,如aunt 同时可指伯母、婶母、姑母、姨母、舅母、阿姨等。尽管可以用maternal uncle 与paternal uncle 区分舅舅与叔叔,用maternal aunt 与paternal aunt 区分姨母与姑母,用elder brother 与younger brother 区分兄与弟,但在实际称呼中,通常都直呼其名。
20世纪中叶,在我们国家,熟人之间通常在姓氏前加“老””或“小”来称呼对方,以示亲切,如:老赵、小李等。但是在说英语的国家,就不可以在姓名前加old 或young,因为人们普遍恐惧年老。比方说,old age 被看作是无能力和不愉快生活的时期,而年轻则含有无经验、不成熟之意。在中文里,我们可以用厂长、经理、局长、书记、老师等词在其前加姓氏作为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可以,而应当用Mr. 、Mrs. 、Ms. Madam 等与姓氏连用。这一点也在我们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譬如有些学生会叫某老师为Teacher Wang , 实际上我们一般是不可以用在地道的英语中的。
二、日常交际
由于我国古代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人民生活贫苦且不能得到保障。这就使得人们在见面时,出于关心,彼此总是问对方是否吃过饭。这样,就形成了最常用的寒暄用语“吃饭了吗?”。目前,这种寒暄语仍在我国多数地区使用。如果该寒暄语直接被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 ?”就会引起误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就会误以为问话者欲请他吃饭。如果问话者没有了下文,听者就会感到茫然。毕竟,在英语国家,这种用语被认为是真正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含有想请对方吃饭之意。另外,根据中国文化传统,人们在见面时也经常会问“你到哪里去?”,如果译成Where are you going ?则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是对人家的私人事情感兴趣。因此,如果不是很好或是很熟的关系,那就尽量不要用这种寒暄方式。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尽量用在比较熟悉的人之间,这样交流起来就不会存在问题了。
中国人在日常话题中也经常会谈到彼此的身体状况,如“你最近胖了”或“你最近瘦了”等。特别是在女性之间,这个话题更是常见,但是英语民族的人通常也把这看作个人事务而避免此类话题。
三、委婉表达语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造就了众多委婉语,可以涉及到死亡、大小便等多个方面。人们用去世、解手等词汇表达这些意思,在日常口语的表达中去世就可以翻译为rest in peace或是pass away,而解手可以说成wash one’s hands。
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委婉语用得越来越多,几乎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某些职业领域和对某些社会群体,为了防止在称呼中被认为有轻视之意,人们普遍使用委婉语,如: 用elderly people指老年人,用domestic assistant 指保姆,用administrative assistant 指秘书,用automobile engineer 代指修理人员等。
四、词语涵义差异
中英文化上的不同,也会表现在某些词语涵义的差异上。我们在日常的口语表达中,可以体会到一些常用词汇或是传统词汇的涵义是有差别的。
Peasant 一词在英语中带有贬义,指粗鲁、无教养、不文明的农民,因而该词在英语国家只用于称呼英语国家之外的农民。在我国,“农民”通常被译成peasant。而farmer 一词指“农夫、农场主、农场经营者”,这种表达方式是较好的。
在我国,由于历史上某些时期人民生活贫困,生活缺乏油水,肥肉是食品中的上品,因而“肥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