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浅谈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思想内涵与当代价值
摘 要: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特殊的思想内涵及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有必要依据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所蕴含的主要理念,从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四个层面论述其当代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 思想内涵 当代价值
一、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不断的实践劳动,经过无数中华儿女的传承与创新,形成特色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在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越来越注重文化的竞争,注重保持本国文化特色,注重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同时,在“文化无国界”共识的引领下,世界各国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但无一例外的是,每个国家都在加大对本国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宣扬力度,把文化输出当作国家文化发展的重点。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无数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与载体,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不可替代。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文化输出工作,做好文化输出工作的前提是增强中国公民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立足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从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四个层面论述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内涵
(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界定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一般意义上指五四运动之前人们所遵循的各种礼仪规则、礼仪制度、礼仪规范,所践行的各种礼仪行为,所提倡的各种礼仪思想及与礼仪有关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对于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我们应该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摒弃、批判或者继承、保护和宣扬,而不是一味地效仿与执行。清代学者凌廷堪曾言:“三代盛王之时,上以礼为教也,下以礼为学也。君子学士冠之礼,自三加以至于受醴,而父子之亲油然矣。学聘觐之礼,自受玉至于亲劳,而君臣之义秩然矣。学士昏之礼,自亲迎以至于彻馔成礼,而夫妇之别判然矣。学乡饮酒之礼,自始献以至于无算爵,而长幼之序井然矣。学士相见之礼,自初见执贽以至于既见还贽,而朋友之信昭然矣。盖天下无一人不囿于礼,无一事不依于礼,循循焉日以复其性于礼而不自知也。”[1]这就是世所公认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反映到现实生活中,与时代发展同步,已经融入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日常活动。所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界定及其价值反映,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反映具体行为。
(二)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有很多,既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完善思想,又有“忠孝节义”四德思想,还有“仁义礼智信”五常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思想,这里不做细致的阐述。本文以存在形式为基准,把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以法律条文、制度规范等形式明确规定,由国家或者相?P部门监督实施的礼仪规范及开展的礼仪活动。如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国家祭祀活动和拜谒方式等礼仪方面的规定;管理部门以制度规范的形式规定被管理人员应遵守的礼仪准则[2]。另一部分指不依靠国家的强制力,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染对人们发生作用的约定俗成,比如风俗、仪式、信仰、习惯、道德规范等。本文所阐述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更多的指第二种。
(三)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主要理念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从其基本框架看,主要包含圣人、孝悌、秩序、和谐等优秀思想理念。
1.圣人理念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曾言:“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把礼当作了个人必须遵循的天道。《论语》中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表述,规定了公民个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把修身作为个人成长的第一个步骤,而修身必须习礼。正如孔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寄望个人达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由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人希望通过礼仪文化的学习与践行,提高个人修养,向圣人目标迈进。
2.孝悌理念
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非常重视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注重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等,蕴含着极具价值的孝悌理念。一般来讲,孝的对象为长辈,悌的对象为平辈。《尚书?尧典》中第一次提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思想;在此基础上,孔子总结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仁之本与。”后来子夏将孝悌思想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由此可见,孝悌理念是中华传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ppt VIP
- B萱草花 正谱钢琴伴奏弹唱谱.pdf VIP
- 刺绣机电脑BECS-A15操作手册-大豪科技.PDF VIP
- 2025年港澳台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金融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pdf VIP
- FCA-FineBI试卷及答案文档.docx VIP
- 关于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pdf VIP
- 2024年初级中式烹调师资格理论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docx VIP
- 标准图集-DJBT50-13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围挡及大门-标准图集.pdf VIP
- 1.4 七色光(教学设计)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