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安徒生童话宗教精神
浅谈安徒生童话宗教精神
丹麦安徒生是饮誉世界的童话大师,关于安徒生童话作品的研究日益增多。但以往大多是从语言风格、人道主义思想以及社会批判性等角度来研究,较少涉及到其宗教思想在童话中的渗透、影响。在安徒生童话中,宗教精神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首先,我们来看安徒生童话创作的时代背景,欧洲在18世纪的文坛上流行宗教情感观,一直影响到19世纪的文学,当时欧洲各国先后兴起了一股“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而“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这种充满基督教精神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也影响到了安徒生的创作。其次,安徒生从小受宗教思想的熏陶。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鞋匠家庭里,宗教氛围很浓,因为穷人总希望上帝的拯救。安徒生本人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奉行着受洗礼、坚信礼、圣夕的宗教仪式,且于14岁时被送入慈善学校里学习,功课之一就是宗教,因而宗教意识与信仰在他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有所渗透。
安徒生对上帝的信仰极为虔诚,他坚信上帝什么事都知道,包括已经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事。“这种思想充满我的整个心灵”,而且他是从感情和理智两方面接受“上帝是人们所敬爱的”。安徒生一生曲折坎坷,经常受到别人的排挤、攻击。丹麦诗人豪克就说:“对于内心世界谁都没有他(安徒生)了解得多,他从痛苦与绝望、辛酸的经历中倾尽了他亲身体验的痛苦而深厚的感情。”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持着安徒生的呢?是宗教精神,安徒生坚信“总是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上帝就给我们以帮助!我有一个福星,就是上帝!”发出“啊,上帝!当风暴猛烈袭击,您是我们的靠山、太阳和庇翼!”而且“上帝,我的上帝,我没怀疑过您!”感情真挚而热烈,这种宗教精神不仅表现于安徒生的生活之中,同样也影响到他的童话创作。
一、对真善美的热烈追求
真――假,善――恶,美――丑是宗教所探讨的根本问题。“恶无疑是邪恶的,是与上帝的意志直接相违的”。宗教追求善,都把“积善”作为进入理想天国的必要条件,在宗教教义中,不仅有最高的,最完善的善的榜样,而且还对教徒规定了许多具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鼓励行善,禁止作恶。安徒生正是将此教义融入自己的童话创作中。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
安徒生在其童话中塑造了一系列真、善、美的形象,满腔热情地歌颂那些为真、善、美而献身的人。如《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为了追求一个不灭的灵魂,不惜以自己的苦痛、生命作为代价。她忍受了将鱼尾变成人腿那“走在刀尖上”的痛苦,而且牺牲了美丽的歌喉,成为一个哑巴,但在追求“不灭的灵魂”的过程中却未得到成功。最能体现小人鱼崇高品质、美好心灵的是最后一幕。小人鱼本可以将王子杀死,让他的血溅到自己的脚上,变成鱼尾重回海底皇宫,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的,但她却放弃了,任自己化成泡沫。在这里,“王子”是真、善、美的化身,他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人”,小人鱼爱慕王子,正是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执着而热烈。在读者的心目中,小人鱼无疑是美的化身,虽然她并未得到一个不灭的灵魂,但她的精神却激励着读者向生命最高的境界前进。为了拯救被后母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野天鹅》),艾丽莎忍受住不讲话的苦痛,用她坚强的毅力和对哥哥们深厚纯洁的感情,冲破一道道难关险阻,被人们误会是巫婆,要将其烧死,虽然困难重重,但她始终坚持到底,克服了所有的困难。
另一方面,安徒生对于丑恶、虚伪的事物也给予了抨击与鞭挞,这是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来表现的。而且真理总会战胜虚伪,爱总会克服丑。如《夜莺》,安徒生通过人造的夜莺――“假”,与真实的夜莺――“真”的对照,告诉人们:只有真实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才能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体现了向善、向真、向美的宗教情感倾向。《美》、《癞蛤蟆》、《邻居们》、《玫瑰花精》、《聪明人的宝石》等作品中也体现了这种情感,安徒生让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环境中,在人类和人类以及人类和自然界的矛盾冲突中,去大胆地展示他们的真、善、美的品质,否定假、恶、丑的事物,这正是宗教情感在安徒生童话作品中的流露。
二、对穷困、痛苦生活的精神安慰
宗教的内容来自人的现实生活,而且历来都是和苦难联系在一起的。有苦难的地方就有宗教,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从苦难这方面来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痛苦的呻吟,从“抗议”这方面来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摆脱苦难的现实的一种生存手段。安徒生从小生活在穷人中间,对贫困、穷苦有着深切的体会。他看到深重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把人们推入痛苦的境地,悲叹茫茫苍天无情、浩瀚苦海无边,在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悲愤而无可奈何的情感支配下,人们只能以想象代替现实,安徒生是对于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找不出一个好的理由来解释,空虚感情不能得到排解而走向宗教的。宗教总是把广大的劳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