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docVIP

淮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

淮北地区马铃薯种植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分析了淮北地区马铃薯在生产中存在问题,包括种薯催芽、种薯切块、水分管理、施肥、轮作倒茬、种植密度、资金投入等内容,并提出对策,对于提高马铃薯单产、增加产区农民的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问题;对策;淮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1-0112-02      Existing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PotatoCultivationinHuaibeiArea   FU YingCHENG Zi-guiYANG Ji-hong   (Jieshou Agricultural Technique Spreading Center in Anhui Province,Jieshou Anhui 236500)   AbstractExisting problems of potato cultivation in Huaibei Area were analyzed,including seed potatoes pregermination,seed potatoes stripping and slicing,water management,fertilization,crop rotation,planting density,funding and etc..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yield of the potato,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ensuring food security and etc..   Key wordspotato;cultiv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Huaibei Area      淮北地区长期以来马铃薯在栽培和管理技术方面比较粗放、简单,影响着马铃薯单产的提高。良种配良法才能实现种植效益的提高,优良的品种和良好的种性是提高产量和产值的基础,而科学到位的栽培管理是实现高效种植的保证。如何做到科学到位的栽培管理,就需要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1种薯催芽   1.1不催芽播种   这是生产中常见的错误做法,认为催芽过程较复杂,直接播种操作简便,不会影响种植效益。马铃薯收获后进入休眠期,而渡过休眠期的马铃薯才正常发芽生长。如果不催芽直播,容易出现出苗缓慢,发芽幼嫩容易烂苗缺棵。通常春季不催芽直接播种的晚出苗10~15 d,而且出苗不整齐,这样会影响到熟期,不能保证早上市。正确的做法是在播种前15~20 d,先晒种1~2 d,然后切块催芽。   1.2催芽不需要见光   这是在催芽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错误认识。长期黑暗催芽往往导致催出的芽细弱、脆嫩,播种过程中极易损芽,影响正常发育,而且这样的芽出土后的表现也极其瘦弱。正确的做法是催芽前期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当芽长1~2 cm时,应及时见散光,避免直晒,待嫩芽变绿、变粗变壮后进行播种。   2种薯切块   2.1切块的大小问题   一般认为“母大子肥”,切块越大越好;另一种认为为了节省种薯,切块越小越好。这2种认识都有偏颇。种薯切块太大,浪费种薯,增加投入;种薯切块太小,播种后极易烂薯,出苗瘦弱。   2.2切刀不消毒   此种错误的做法容易导致块茎病害的传播和蔓延,因此一定要重视切刀的消毒。切1刀病薯的切刀可以传染20~40块健薯。因此,在切芽块前要准备多把切刀和酒精等消毒液。经过晒种、催芽等过程后,正常的种薯都能发芽,切块不拌种,伤口未愈合,切好的薯块不及时播种都会影响发芽。   3水分管理   马铃薯是需水较多但抗旱能力也较强的作物。因为它的抗旱性强致使不少地区都误认为马铃薯是不需要灌溉的作物,这是我国马铃薯产量长期不能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马铃薯对水分的需要是连续不断的。因此,要在马铃薯的各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才能保证马铃薯正常产量的形成。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发生水分管理的不均衡,特别是在马铃薯块茎形成和膨大期受旱,会使马铃薯块茎停止生长,形成畸块茎;另一方面,大旱后再进行浇灌,还会引起马铃薯块茎出现大量裂薯。此外,生产中由于过量灌水在马铃薯生长后期,雨涝或湿度过大会造成薯块腐烂和不耐贮藏[1]。   4施肥   一是目前生产上对磷肥重视程度不够,磷肥最大的特点是施入土壤中常易形成难溶解的磷酸盐类,当年利用率非常低,所以施用量要大。磷肥一定要作基肥用,要早施并施在种薯附近,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