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淮南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探讨
淮南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探讨
淮南是一座资源富集、优势鲜明的能源之城,更是一座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的文化之城,拥有 《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少儿艺术、花鼓灯艺术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淮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史前文化、历史古迹都有所保留,所以这些优越的因素形成了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淮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是发展淮南旅游业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开发文化旅游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r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淮南资源枯竭、生态恶化、能耗过大等问题。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好坏,直接关系到淮南市的经济转型发展。
一、淮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淮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淮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灿烂辉煌、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成为淮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尤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划归淮南,使淮南具有整合八公山文化、楚汉文化、淮河文化、豆腐文化的有利条件,历史文化资源更加丰富,文化体系更加完整、完善,成为推动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契机和动力。
1.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淮南是淮夷文化、楚汉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区,文化遗址众多。境内古墓葬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价值较高,目前已发现的战国至汉代墓葬达1000多座,其中包括黄歇墓、廉颇墓、刘安墓等众多知名古墓葬。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寿州窑遗址、寿县古城墙、寿春城遗址、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等。有“淝水之战”古战场遗址、“淮南虫”古化石遗址、古茅仙道观等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历史巨著《淮南子》收录传承的“二十四节气”典籍、神话传说、成语典故是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源泉。古老的八公传说、舜耕山传说等赋予淮南独特地方文化魅力。
2.地方民间文化独具魅力。淮南是豆腐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淮河文化风情万种,奔放优美的花鼓灯跳红神州大地、享誉海内外。豆腐文化节、花鼓灯艺术节、少儿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广泛,成为城市名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特色鲜明。目前,有花鼓灯、火老虎、正阳关抬阁肘阁、豆腐传统制作技艺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个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以花鼓灯、火老虎、采莲灯、马戏灯、推剧、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紫金砚制作技艺、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为代表的资源项目,形成独具魅力的淮南民间艺术、传统技艺。
3.煤炭文化富有特色。淮南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开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特别是我市东部地区的舜耕山地带,在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和近现代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清晰的足迹,有着得天独厚的煤炭文化资源条件。日军侵占淮南罪证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国保”单位,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这些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资源教育的文化旅游、红色旅游资源。
(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的成效
淮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继出台《淮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促进淮南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积极整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探索创新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
1.壮大文化产业总量,文化旅游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根据国家新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办法,2015年,我市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13亿元,增速11%,占GDP比重1.31%。共有文化产业规模法人单位44个、增速2.3%;民营法人单位1443个、增速11.9%。全省民营文化企业百强入选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2个。入选省“大新专”文化产业项目总数13个,总投资41.1亿元。龙头文化企业加速壮大,华印机电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乐森黑马获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认定,九州传迈获国家级动漫企业认证,安徽星视窗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获国家一级广告企业资质。206文化创意园、淮南乐森黑马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被我省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四个一”项目。寿州窑陶瓷、淮南剪纸、刘香豆干等获评首批100件“安徽知名旅游商品”。
乐森黑马乐器公司获得商务部“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认定。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目的地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注重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和文化氛围的塑造,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全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剧场等公共文化场所服务和功能,市博物馆、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成功创建国家级景区,积极融入文化旅游线路。加快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积极鼓励景区引入影院、游艺、书店等文化业态。乡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乐园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推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