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书画艺术欣赏能力培养.docVIP

浅谈高校学生书画艺术欣赏能力培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校学生书画艺术欣赏能力培养

浅谈高校学生书画艺术欣赏能力培养   摘要:中国书画艺术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塑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书画欣赏能力,可运用书画艺术讲座、书画社团组织活动等对兴趣的可持续性培养来完成。同时,还须让他们进一步拓展艺术思维,领略作品创作意境,了解创作背景等方法来提高欣赏书画艺术的能力,并由此提高学生的传统中国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校;中国书画;欣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2-0036-03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张旭(1974-),男,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服装与艺术系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画、书法、广告创意与设计的创作与研究。(广东 惠州/516057)   一、引言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它与中国的雕刻、篆刻、建筑、音乐、戏剧、舞蹈等共同构筑了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体系。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象征的中国书法,是最纯粹的中国本土艺术,带着浓郁的东方世界风情,是中国人特有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观念的体现。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文学、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无不受外来艺术的影响,唯有书法艺术完全在自我浸淫、自我完善中发展变化,深深烙上民族文化的印记,表达着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   中国的绘画艺术亦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领风骚。它的人物、山水、花鸟的三大分科;工笔、写意、没骨、水墨等技法形式;勾皴点染、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自然留白等表现手法;视野宽广,不拘泥形式的经营构图;壁画、屏障、卷轴、册页、扇面、斗方等多样的画幅形式;以及配以多种独特的中式书画装裱,典型地表现出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艺术追求与文化精神。   二、如何提高学生书画艺术的欣赏兴趣   在当今社会,弘扬传统文化,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影响人,塑造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与开拓人,他们担负着中国文化传承的光荣任务,如何培养与引导他们对中国书画的认知,提高书画欣赏能力,理应是高校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让当代大学生们对中国书画艺术感兴趣,从而提高书画的欣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培养学生兴趣   书画艺术是一门形象思维非常丰富的科目,它没有传统意义中的数理化科目那样严谨的逻辑思维。所以相对而言,只要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们对它产生兴趣,也就成功迈出了对书画艺术初步认识的第一步。   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对中国书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可以寓教于乐,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历史典故之中去进行讲解。比如学生们都非常熟悉的王羲之帮卖扇老婆婆书写扇面,而助其扇子大卖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因酷爱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本,死后带入坟墓随葬的故事;以及名著《水浒传》中所提到的蔡襄太师,其人在北宋年间的确是个“陷害忠良谗媚皇帝”的大恶大奸之人,然其书法之美则风靡大宋,世人无不以能书其字、能得其书为荣。由此可见中国书法魅力之大,受世人酷爱之程度。如果我们用这些典故来感染和吸引学生,并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去图书馆、互联网上查阅与中国书画艺术相关联的历史故事与名人轶事,相信他们一定会乐此不疲,兴趣也就会一点点地培养起来。而作为课程教学共同体的教师和学生们也应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努力营造浓郁的书画艺术环境;比如,成立学生书画社团、开展师生书画作品小展览、参与省市学生书画作品竞赛等,这种兴趣活动的积极开展,对不同兴趣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理解力的学生的影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听书画艺术讲座   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书画艺术文化知识,主要途径还是要在课堂上接收专业教师的传道解惑,图文并茂的学术讨论最为适合学生们感官意识的满足与新知识的接受。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日常知识的积累与升华;聆听名家讲座、走进艺术馆、网络课堂学习则都是最佳的学习方式。   几年前央视,CCTV中文国际台“文明之旅”节目曾邀请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教授讲述“绘画大师的启示”,这个讲座做得非常成功,也非常精彩。冯远教授从中国绘画大师中选取了四位代表;黄宾虹、徐悲鸿、齐白石 、林凤眠进行介绍。这四位大师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典范,他们当年创建的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早已蜚声海内外,其培养的人才多数已成为当代美术界领袖与领军人物。节目一开场,冯教授用一道连线题提问了现场的大学生观众,请他们分别把四位大师的头像与其所绘制的作品连接起来。结果出人意料,除了徐悲鸿与其“奔马”大家都连线正确之外,余下的三位大师与其作品都没有匹配正确。这是个很遗憾的结果,同时这也正说明了当代大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