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技术
摘要: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指施加预应力后,沿全长与周围混凝土无粘结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张拉设备,具有孔道无需灌浆、施工简 、张拉以后摩擦小、易弯成曲线形状等施工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框架结构。
关键词: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施工工艺
引言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八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它有别于以往常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一种全新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法。我局于1996年在南京华飞彩色显示系统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中应用了此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概况
某工程共5层,总建筑面积4600m2,每层层高均为4.8m,总高度24,6m。柱网布置如下图所示(1、2、3表示预应力梁的张拉顺序)。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跨度为16m的框架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
2.预应力混凝土制备
2.1 高强混凝土原料要求
该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A0,属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高,CA0混凝土宜采用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粗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的碎石,其最大粒经不宜大于40 mm.含泥量小于1% ,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其含泥量必须控制在2% 以下。
2.2 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配合比
高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与普通混凝土略有不同,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可选用高效减水剂,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在0.3-0.4范围波动,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 kg/m3,用水量应在常规计算的基础上,扣除所采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率。砂率宜低些,一般为0.25~0.32,混凝土强度越高砂率越小,要求有试配资料供施工时使用。
3.预应力筋的布置
本工程为单跨无粘结预应力框架梁,按原设计要求,预应力筋的布置与框架梁的弯矩包络图一致,采用二次抛物曲线Y=AX2型。梁截面为700mm×1400mm,梁上、下非预应力筋分别为14Φ28、9Φ 32:腰筋为6Φ20;箍筋Φ12@100/200;预应力筋为6×Φ515钢绞线,分两排布置,排距200mm,每排3根。
4.施工工艺控制
4.1 无粘结预应力筋下料
预应力筋下料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下料长度按下式计算:
一端张拉L=1+11+2(H+?琢)+H1
二端张拉L=1+2(i1+H+H1+?琢)
其 中 1-预应力箭在构件内的长度
11-穿心式千斤顶长度
H,H1-工作锚,工具锚的锚环高度
?琢-预应力筋外露长度,取?琢=10Omm
4.2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
首先在框架粱侧模上标注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编号及心线位置,然后按照预应力筋各处的垂直高度安装周定架.井与箍筋绑扎结实,以保证预应力筋位置,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当非预应力筋绑扎完毕,开始用人工将无粘结预应力筋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牵拉,敷设,在牵拉过程中要防止预应力筋外包材料损坏,如发现外包层有破损,应补注润滑油脂后,用水密性粘带缠绕修。
4.3 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预应力筋形状及锚具的位置准确,振捣时要防止锚具,固定架位置偏移,框架粱预应力筋端部承压区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不得掺入引气剂和含有氯离子的外加剂,以防止预应力筋锈蚀。
4.4 混凝土工程养护
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必须加强养护,特别是在冬期浇灌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必须保证构件不被冻害,必须派专人负责养护。同时对构件预留混凝土试块也必须随构件同条件养护,在已浇灌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5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根据设计要求,张拉控制应力6mm=fp?琢,(fp?琢=1470N/mm2)采取0%~103%6mm的程序进行张拉。
张拉力计算及千斤顶吨位选择:(每次张拉两根预应力筋):张拉力
P=1.036mm?Ap?n=374.4KN;千斤顶吨位F=1.5P=561.6KN选用600KN千斤顶。
4.6 夹片式锚固体系张拉端安装要点
a)无粘结顺应力筋的外露长度应根据张拉帆具所需的长度确定,无粘结预应力曲筋或折线筋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承压板后有 小于300mm 的直线段。
b)张拉端必须按设计要求配置螺旋筋,螺旋筋应紧靠承压板。
C)浇灌混凝土时,严禁踏压碰按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架及端部预里铁件。张拉端和固定端混凝土必须振捣密灾。
4.7张拉
以现场留置的砼试块强度为依据,当框架梁强度达到设计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2025高中信息技术课标.docx
- 2025年江苏省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带解析必背【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DB11T383-202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pptx VIP
- 毛里求斯共和国TheRepublicofMauritus.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活出你想要的亲密关系读书札记.docx VIP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doc VIP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地理学科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