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陕北民俗事象中陕北民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陕北民俗事象中陕北民歌

浅谈陕北民俗事象中陕北民歌   摘要:民歌的存在包括民歌的发展、变化和同民歌相关的事物之中,这就涉及与民歌有密切关系的民俗,产生于陕北、流传于陕北,发展于陕北的陕北民歌,自然也会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陕北民间的人、情、物、事。可以这样说,陕北民歌发展、演变的历史是陕北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历史,我们可从陕北民俗中来分析、研究陕北民歌,它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陕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陕北;民歌;民俗;社会生活   陕北民歌作为中国民间文学艺苑的奇葩,它强大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来自其反映了博大精深的陕北民俗文化,它是用陕北方言来记录和传唱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陕北民俗词语,这些民俗词语对增强陕北民歌的艺术力量起了重要作用,而婚丧嫁娶是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通过整理和解读这些反映陕北人民风俗文化中的民俗词语,挖掘民歌中富含的民俗文化矿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欣赏陕北民歌,了解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入地理解民俗文化与民歌关系。   1.婚俗中的陕北民歌   常言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陕北婚礼琐碎而又铺排,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往往少不了说和唱,于是便产生了婚俗歌,它真实而又详细的记录了陕北婚俗的全过程。男婚女嫁时,按照陕北的风俗,要经过十五六道仪程才能完成婚礼,计有:起轿、让路、避邪、落轿、撒帐、拜天地、抢帐、祭祖、送儿女、拜高堂、拜席口、闹房、回门等。   现择其要而言之:   落花轿。娶亲花轿到男方门口,鼓乐大作,鞭炮礼花不停,领事人喊:“落轿”。花轿停在院中,司仪高声唱《送喜歌》:喜贺新人进宅门/一时成亲娶到厅/转眼亲戚送女客/拦住车马等时辰/重分天地有三排/五谷草节两边排/九宫八卦现安排/新人新马入院来。   撒帐。新郎走到轿前,揭起轿帘,新娘由其姐夫抱到香案前,司仪取来一斗,内放五谷、红枣、核桃和干草节等,一面将斗内之物撒入院内,一面高歌:一撒谷二撒粮/新媳妇下花轿/两口子一辈子/和和美美过日子/养小子要好的/穿蓝衫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拜天地。在新房的院内铺一块席子,席子上铺两条新毯,在准备好的桌子上放一盛满米的斗,米斗上插根缠红布的尺子,一杆秤及红枣、铜钱、弓箭等。新郎新娘肩并肩站在桌前,在司仪的指挥下:一拜天、二拜地、三拜高堂、夫妻对拜。   2.丧俗中的陕北民歌   陕北的葬礼,大抵有十五六道程序,计有:压秧、拦门、写秧单、守灵、开吊、领牲、游食、送灵、起秧、发灵、招魂、下葬、谢土、撒扫等。尽管陕北人把老人去世称之为“白喜事”,但白事毕竟与红事不同,主人家的心情还是沉痛的,除了必要时,葬礼上唱的歌比婚礼上要少得多,且内容多有迷信色彩。例如《葬礼歌》:天地壬丙癸午入墓,一不找天上神/二不找地下鬼入墓/每日儿烧香在佛前/三载父母早升天。千千诸佛生欢喜/万万菩萨授香烟/香又烧来灯又点/灯火通明过金桥/金桥过了七百里/西方路上好休息/一无家/二无客/方三修大路往前行。   陕北的办丧事是一项程式繁多的习俗,整个过程处于哀痛之中,阴阳先生在埋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通过他们的安排人们才会安心,他们口中唱的民歌在内容上带有迷信色彩,但每句歌词表达的思想都是在为死去的亲人祈祷,对活着的人保佑。   3.席宴上的陕北民歌   酒曲是陕北民间喜庆饮宴以及平时喝酒时所唱的一种歌曲,在酒场上人们尽情地喝,尽情地乐。在陕北,为了让客人多喝酒,喝好酒,主人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划拳、摇骰子、揭单双、杠子打老虎、猜火柴棍等。这当中最文明,最能活跃气氛的劝酒手段,就是唱酒曲了。唱酒曲的程序,一般是当客人入席以后,主人先将第一杯酒泼于尘土,以祭天地,然后传壶递饮。酒过三巡,主人开始劝酒,每位嘉宾敬两杯酒,谓之“两相好”,敬酒三巡,谓之“桃园三结义”。然后相互敬酒,此时,主人先唱《敬酒歌》:弦子抱在怀/小小酒曲唱起来/油漆桌子安上来/湿布子擦来干布子揩/象牙筷子对对来散开/四个菜碟四下摆/事主有酒大壶里筛/银壶里添酒金壶里来/斟起冒起圪堆起/一个罢了一个再来。   唱毕,酒宴正式开始,有《请酒曲》、《劝酒曲》、《辞酒曲》、《对酒曲》和《散酒曲》。如《请酒曲》:太阳出来红又红/院子里的茶碗桌凳光又明/主家今天办喜事/打发我小子来请人。《劝酒曲》:烧酒呀出自杜康手/能治百病解呀解忧愁/轮到你喝就不要推/喝它半夜也喝不醉。《辞酒曲》: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出不过酒的够/烧酒本是好东西/喝得多了伤身体。   酒曲一般为两人对唱,采取的是一问一答,一唱一和的形式。酒是陕北人不可缺少的饮品,老年人说酒是福禄的山泉,年轻人说酒是胆量的源泉,妇女们说酒能美容人的颜。陕北人无论婚白喜事,还是请客会友,无酒不成席,每逢节日请亲待客,三朋四友聚会,有席必有酒。   4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