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作品中鸟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陶渊明作品中鸟意象

浅谈陶渊明作品中鸟意象   摘 要:陶渊明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风格无不表现了对自然的追求。自然与自由相关,实际上表征了他对形体自由及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渊明的自然追求与鸟大有关联。与玄风盛行相表里的,是魏晋诗文中,鸟意象出现得比率明显增加。这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应该说是有其深刻时代内涵的。   关键词:陶渊明;鸟;山水田园诗      鸟在我国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对象物,它的象征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的。《周易》之《中孚》、《明夷》、《渐》、《小过》等卦中均有鸟的影子,这里的鸟大体上象喻着坚贞自守,远遁自晦的高蹈情怀。《诗经》中的鸟的意象更是不胜枚举,“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象征着自由。和谐;“交交黄鸟,止于棘”,则暗示了不得其所的意味。此外《逍遥游》中高飞远举的大鹏,则是远大理想的象征。先民视野中的鸟开启了后代诗人中鸟的“原型意象”,归纳起来,大概为两类:一是追求宏大的境界,是经过拼搏后的自由;二是选择退守,是疏离主流群体的个体自由。两种鸟的原型意象,陶渊明的诗中兼而有之,可以看作是其人生转换的前后标志。陶渊明的思想转变实在可以用鸟的意象一以贯之。      一、陶渊明前期的功业追求与鸟的意象      研读陶渊明的诗,会发现陶渊明早期的篇什中,多处流露出儒家的功业思想及用世之志。《停云》诗写道;“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八表同昏,平陆成江《1》,暗寓着诗人关怀世难的忧心,以及功业难成的感慨,《荣木》一诗更表达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功业追求,该诗第四章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之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2》。”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见出,陶渊明内心郁勃着昂扬的进取之心,功业之志。我们以往对陶渊明的印象只是其中年思想成熟后的形象,是陶渊明丰富人格之一角。而陶渊明早期的功业之心,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使然。   在陶渊明最初步入仕途的这段时间内,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他前期的诗中言及功业之志间常用“鸟”意象来传达。鸟的远举高飞象征着人的功业追求,鲲鹏展翅九万里,境界何其高远?陶渊明早期的诗中之鸟多用来表现其用世之心,功业追求。《杂诗》其五云:“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3》,可看作是此期内心世界的写照。《停云》诗最后一章写:“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4》”,未始没有期盼知音赏识的意味。陶渊明怀着眷眷用世之志进入社会,我们仿佛看到他急切的脚步,感受到了他躁动的心跳。然而,兴冲冲步入仕途的陶渊明处处碰壁,产生了矛盾与麻烦,在矛盾无法协调时,陶渊明开始了痛苦转换。在断断续续做了十三年官以后,终于辞官归田了。他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千古以来流为佳话。实际上其辞官的深层原因是其性格与官场不合,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明确指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5》”。   陶渊明此间的思想转换巧以鸟意象传达。他形象此时的仕途经历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8》”。将官场生涯比作牢笼,将自己对个体自由的渴望,比作恋旧林。陶渊明做官,本来是想实现自己政治上的抱负,获得人生价值实现后的更大自由,而实际上他非但没拥有这种自由,反而失去了更本原的,更珍贵的自由。“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6》”,长期的官场生涯,使他认识到居官并不能实现他期待的“自由”,他并不能象大鹏那样扶摇直上九万里。因此此期诗中之鸟,意义发生了转换,即开始追求退守的自由――与主流社会疏离后的个体自由。个体欲在社会上立足,实现人生价值、方式和路径多种多样,质性和志向这二者有时候并不能统一,这时全靠个体的取舍。这期间也以其深厚的人格素养完成了对一个又一个人生问题的思索与求证。黑暗与苦难磨炼了陶渊明,也成就了陶渊明,他终因对人生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度而成为魏晋玄学的集大成者,也开辟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新的生活理想与人生模式。      二、鸟与陶渊明的诗意回归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7》”。陶渊明的一生寻觅与求索,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止泊――寻找精神的故乡与归宿。   陶渊明终于归田了,从形体上、精神上都释然了。找寻到本真诗意生存后的陶渊明,其笔下的鸟,则是另一种形象。《归鸟》一诗,最具代表性;“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遐路诚悠,性爱无遗《8》。”诗中之鸟,生机盎然,跃动、真纯,无忧无虑,它不必再担心遭罹网罗,也不会在日暮时飘泊无依。它无限深情地依恋着养育它的树林,这是它生命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翼翼归鸟”其实是陶渊明思想成熟的写照,他终于找到了止泊之处――田园――他生命与精神的依托之所。此时的鸟“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己得所,千载不相违”《9》。“日入群动息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