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西陵慕陵楠木建筑烫蜡保护维修探索与实践
清西陵慕陵楠木建筑烫蜡保护维修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易县;清西陵;慕陵;楠木建筑;烫蜡保护
[摘要]清西陵慕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制安而成,工艺卓绝,在中国木构建筑史和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2008年8月~2009年5月,在对其进行维修实施烫蜡保护中。遇到了清洗烫蜡污垢的难题,经过多次试验,成功地解决了清洗楠木建筑烫蜡污垢的方法――高压蒸汽清洗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约资金,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不损伤木构件,无安全隐患。使三座楠木大殿恢复了原有色泽,重放昔日的光彩。
慕陵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的最西端,建于道光十一年至十五年(1831-1835年),是清朝入关后第六代皇帝道光的陵墓。与其他清代帝王陵寝相比,其建筑规模和体量有所减小,没有其他帝陵那样恢弘壮丽。但它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布局却匠心独运,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特点有三:一是所有木构件全部采用珍贵的金丝楠木制安而成,除椽头、山花板和博风板外,均不施油饰、彩画,全部用蜡涂烫,以保持金丝楠木原有的色泽。二是所有木柱都进行了巧妙的包镶,而这些包镶相当独特,都是用厚10毫米以上的楠木片,沿柱子的弧度做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木片,沿其边缘互相插接在一起,不使用铁钉,不加套箍,而是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拼成各种图案,奇妙异常,精美绝伦。三是殿内的金丝楠木雕龙在历代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三座殿共有雕龙1276条,分别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手法雕刻出姿态各异的云龙,装饰在天花板、桶扇、槛窗的绦环板、裙板和外檐的雀替之上。其中,每块天花板上都用高浮雕、透雕工艺技术雕刻一条正龙,龙头向下俯视,突出平面20厘米,龙须飘然,栩栩如生。所以慕陵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可谓独树一帜,其用材之珍贵,工艺之卓绝,在中国木构建筑史和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一、历史维修概况
1、光绪六年(1880年),对慕陵隆恩殿进行过全面维修。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21载:“慕陵隆恩殿改饰不合旧规,请旨更正。当令工部查明具奏。兹据奏称查据承修大臣董恂等咨复,此项工程系因擦漆较重,未免颜色过深,近于黄黑,惟做法系遵照原估细册修理,未敢轻改旧规等语。董恂、崇厚承修此项工程,于本色??木梁柱各处颜色,未能与旧相符,著交部议处。仍著董恂等敬谨赔修,将厚漆刷去,另罩薄漆,以复旧规。至此次验收之大臣,著一并交部议处。”此次维修在清理木构件烫蜡污垢过程中,大木构架和外檐桶扇未见刷漆痕迹,暖阁天花板和内檐桶扇局部有刷漆,其他地方全部为烫蜡。
2、据清西陵档案所载,解放后对慕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有下列维修:
1958年,东、西配殿更换部分连檐、飞椽、望板,补配瓦件。
1962年3月,隆恩殿更换部分连檐、瓦口及小部分圆椽、飞椽。
1962年7月,由浙江东阳市古建木雕匠人补配了隆恩殿、隆恩门、东西配殿个别缺失的木雕龙头和宝珠。
上世纪80年代初,隆恩殿外檐下架大木用工业蜡刷过一次,但持续时间不长,蜡很快流失垂落。
二、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维修前的状况
隆恩殿及东、西配殿自光绪六年(1880年)维修之后,历经128年未曾进行过全面的烫蜡保护性维修。由于年久失修,常年高温暴晒,风雨侵蚀,楠木表层的烫蜡逐渐垂落、流失,表层附着了很厚一层坚固的灰黑色污垢,覆盖了金丝楠木原有的色泽(图一)。外檐柱和装修的木筋裸露在外;柱子上的包镶木片由于风裂松散,部分缺失;椽头、连檐糟朽约二分之一,地仗、彩画脱落,山花板、博风板表层局部糟朽,地仗、油饰脱落,桶扇、槛窗菱花心屉部分破损缺失。
三、烫蜡保护维修的指导思想和维修原则
2008年8月一2009年5月,对慕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进行了维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古建筑维修应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规定,结合楠木建筑特有的实际情况,在保护维修过程中严格遵循古建筑修缮原则,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的东西,能不动的尽量不动,对遗失、破损严重的木构件,按原造型、原材料、原工艺进行补配、整修,用传统工艺实施烫蜡保护。
四、清洗烫蜡污垢
本次对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烫蜡保护维修,需清除污垢,恢复金丝楠木的原色。在维修保护之前,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未曾发现有关金丝楠木烫蜡保护的内容。由于现存金丝楠木建筑较少,其烫蜡工艺没有一个较权威的技术规范可循,而有关清洗烫蜡污垢的方法就更不得而知。后来经请教专家,也未能得到确切的答案。有专家建议用传统方法――煤油清洗,然后用布擦拭。但是这种方法很难实施,因为慕陵的这三座楠木殿高浮雕木构件和三交六梳菱花心屉的木装修面积太大,清洗过程容易碰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