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对话激活写作源头活水
用对话激活写作源头活水
我校对话式写作教学是以思维训练为方法,以交际功能为主线,把学生的写作放在实际生活需要这样一个背景下来考虑写作问题,是适应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交往的需要的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真正的写作教学。本人结合学生实际及自身的一些实践,谈一下体会:
一.引发生生对话,激活写作之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但要求每个住校生都社会阅历广、生活积累多是不实际的,但不等于学生没有生活、没有体验,关键是擦亮学生那对善于“发掘”的眼睛和启发学生运用那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对话会使学生眼睛更明,耳朵更聪,思维更活跃。因为对话式作文教学十分重视写作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指引下,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语文世界的精彩美妙。正如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例如,在教学完钱钟书的《窗》后我布置学生以“擦亮你的窗子”为话题写一篇材料作文(材料讲述有个太太因看不到自家窗子的污渍而老是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题目一出,许多学生目瞪口呆,堂上一片沉寂。我出示了一份“对话”提纲:材料中的太太为什么老是嘲笑对面的太太?生活中往往有什么东西会遮住我们的眼睛?你或你身边的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你在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或经历。学生顿时议论开了:“胜利会冲昏头脑,好胜会蒙蔽眼睛……”“感情的亲疏会遮住我们的眼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时会影响我们对客观事实的判断……”作文交上来后,许多同学把身边发生的事写进作文中去。郑慧君同学取材于饭堂打饭插队这一校园“热点”写了一篇《饭堂“趣”事》,文中对“近视眼”的描写惟妙惟肖,在分享作文成果时获得一片喝彩:排在龙尾巴的近视眼急得直跺脚,一会儿踮起脚尖举头望“长龙”,一会儿垂头丧气拔“叉”四顾心茫然(开始排队时)……近视眼不满地“哼”了一声,把头扭到一边,对同伴说:“现在的人啊!”眼睛写满了鄙夷的神色(别人插队时)……“我终于见到1号窗的‘1’字了!”(即将轮到时)……“大哥,你要什么菜,快点?”唾沫都要飞到打饭的阿姨身上了(帮人插队打饭时)。张晓蚁值新年到来(鼠年去牛年到)之际,针对“感情亲疏影响是非判断”写了一篇寓言《鼠患》:
……(前文记述了新年将至的一天晚上,村里祭祀用的稻谷被盗吃,人人都怀疑是老鼠所为)
又是晚上。
这晚老鼠没有如期大规模行动。乌云目睹着地面上的罪过:黄牛走出了牛栏,来到了粮仓前。经过陈三的屋门时,它还不忘看看门上的年画。
“明天就是牛年了,那些耗子也闹够了吧,凭什么就不让我潇洒走一回?”
当它进了粮仓,发现没有稻杆――昨天已吃完却没有补充――只好吃谷子了,虽然味道不及昨天的好。但问题是它吃不出耗子药的味道。
有老鼠在旁边看着,不作声。它们要让人类见识一下,感情亲疏会影响他们的判断。对“忠厚”武断的信任,将会使他们受到惩罚。
寒风呼啸,盖住了牛的呻吟声……
可见,课堂上的引发生生对话,勾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了学生的联想,在对话中学生共同在生活中寻找、发掘,共享了彼此的经历或看法,从而打开了写作思路,作文就仿佛开启了“源头活水”,思如泉涌了。
二.引发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活用课内外文本资源。
阅读是一种对话,一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如何使学生在与文本反复对话中积累写作的养料呢?我要求学生准备好两只本子,一是积累本,一是读书笔记本。积累本主要是摘录写作原始素材或优美语言,也可仿写;读书笔记本则记录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有思想内容上的拓展延伸,有写法上的探讨或借鉴,还可以是与作者“跨时空的对话”。在每节课内阅读课教学的前后,我都会提示或引导学生在读书笔记本写“对话”:在文章(或某段、某句)中我又想到了……(内容拓展),我又学到了……(写法运用)。同时要求每次单元写作都至少用到本单元例文中一种写法技巧。
于是,有的学生写作时“巧”借范文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完陈廷一《布衣总统孙中山》后,有个同学有读书笔记本中写了一篇《北京,支持你》的读后感:课文中群众高喊“总统万岁”,我想到了北大学生在1984年国庆高举“小平你好”的标语,再想到了近日中国留学生在抗议藏独分子抵制北京奥运会高举“胡哥加油”的标语……要论民主自由,西方政治家与达赖喇嘛的一唱一和是不可信的。要论自信力的有无,还看今天的北京,还看英雄的中国人!
有的学生则“巧”借写法。在引导学生自读了老舍《我的母亲》后,我在下一节作文布置课时插叙了的一位母亲在汶川大地震时的感人故事――《撑起生命的天空》。我提示学生小组对话:哪个细节最能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