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应用价值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7.047
[摘要] 目的 研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临床适用性与安全性。方法 从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选取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试验,Ⅰ、Ⅱ组患者各43例,各接受常规治疗与瑞舒伐他汀治疗,1个疗程后,从临床药效、血糖与血脂指标水平及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对该两种方案做评估。结果 ①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88.4%(38/43),与Ⅰ组的60.5%(26/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RP、TG与LDL-C等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几项指标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口服吸收快、不良反应少,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 冠心病;糖尿病;瑞舒伐他汀;适用性;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a)-0047-02
糖尿病、冠心病是两种等危病,二者合并发生时,患者的冠状动脉往往会呈严重性弥漫性病变,且可导致远端血管同时受累,对患者的预后十分不利[1]。近年来,随着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深与人们生活行为、饮食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瑞舒伐他汀是新近研制成的一种他汀类药物,具有安全、强效的调脂作用,用于该合并病的治疗,同样有显著效果[2-3]。该研究中,我们主要采取该药物对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部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经试验确定可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选取8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做研究试验,患者资料均完整。性别:男46例,女40例;年龄:最高者76岁,最低者42岁,中位年龄(62.3±4.5)岁;糖尿病史:最长者17年,最短者3年,中位病史(10.8±2.6)年。入组标准:①经临床检查(如冠脉造影、CT等)证实病情;②符合《内科学》与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中关于冠心病、糖尿病的判断依据[3];③患者对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试验。剔除标准:①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②对试验药物过敏;③近期(4周)有降脂或抗炎药使用史;④精神异常、语言障碍等影响正常交流者。依照随机分配的模式将上述患者分成Ⅰ组与Ⅱ组,两组间的基础资料(如糖尿病史、年龄等)经统计和分析(P0.05),适合试验。
1.2 方法
入组后,Ⅰ组43例接受常规治疗,内容有强化降糖、控制饮食、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抗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降低心肌耗氧(β-受体阻滞剂)和对症支持等。Ⅱ组43例在Ⅰ组常规治疗下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每次剂量取10 mg,1次/d,于临睡前顿服。两组均接受1个疗程(12周)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检测Ⅰ、Ⅱ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等指标水平,同时记录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临床药效:显效:在同等强度的劳累下,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前减少≥80%;有效:在同等劳累下,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前减少50%~79%;无效。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较前减少50%[4-5]。
1.4 统计方法
研究的计数、计量等资料经统计学软件(SPSS17.0版本)处理,组间检验由χ2和t执行,输出结果由均数±标准差(x±s)与率(%)的形式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药效分析
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占88.4%(38/43),与Ⅰ组的60.5%(26/43)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与血脂指标分析
两组治疗前后的FPG与2 hPBG指标值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CRP、TG与LDL-C等指标水平基本无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几项指标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恶心呕吐、头痛等副反应发生,但发生率(11.6%vs9.3%)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血脂代谢紊乱在糖尿病患者中属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现有资料已证实该并发症是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6]。脂质长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工类大学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doc
- 理工类本科质量困境与提升策略.doc
- 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思考.doc
- 理工类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原则.doc
- 理工类双语教材出版探索与反思.doc
- 理工类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思路.doc
-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doc
- 理工类大学双语教学学生需求分析.doc
-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思考.doc
-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doc
-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调脂作用及其机制.doc
- 瑞舒伐他汀在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干预中临床效果研究.doc
-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疗效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对ApoE基因缺陷小鼠主动脉α―SMA表达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前期病变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38水平影响及疗效观察.doc
- 瑞舒伐他汀对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症和凋亡反应影响研究.doc
- 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调脂能力研究.doc
- 瑞舒伐他汀对北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醛固酮水平影响研究.doc
最近下载
- (11)--1.2.1 植物细胞的繁殖-有丝分裂.ppt VIP
- 2025年招生和对口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完整版912.pdf VIP
- 广东省广州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VIP
- 大学物理1-1质点运动的描述.pptx VIP
-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博物馆里的抗战教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pptx VIP
- 中国机长观后感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pdf VIP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含答案统编版 .pdf VIP
- 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pptx
- 课题申报书: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医学教育创新融合途径研究.docx VIP
- 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语料数据生态构建与治理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