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变化影响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变化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作用机制。 方法 16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一般血液生化指标含量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非心律失常组患者的人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C-myc蛋白水平均低于心律失常组,Bcl-2高于心律失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人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C-myc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Bcl-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舒伐他汀具有一定的调脂、抑制炎性反应作用,且疗效安全,可以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的改善治疗。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3-0071-0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1],其病理基础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血管壁造成的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引起的。瑞舒伐他汀作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近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本研究主要探讨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体内炎性因子(人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1β、Bcl-2、C-myc蛋白)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65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美国心脏学会颁布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指南》中关于此病的诊断标准。按照患者是否表现出心律失常症状分为两组,即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组的入选患者需满足住院前未出现过心律失常症状,住院过程中经过相关检查发现持续性或阵发性心律失常的存在,主要类型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所有入选患者应排除患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肾病、肝病者。心律失常组患者85例,其中男52例,女33例,平均年龄(66.7±5.6)岁。非心律失常组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7.3±7.2)岁。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加用瑞舒伐他汀(商品名为可定,阿斯利康公司生产,批号为H规格为10 mg×7片),剂量为10 mg/d,睡前顿服,服药时间为14 d。
血液指标检测方法:患者的血压于入院时检测,每位患者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LVEF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每位患者测量2次取平均值。于患者住院后服用瑞舒伐他汀前、2周后的清晨空腹状态下取肘静脉血送检,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ALT、AST、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
炎性因子及蛋白检测:分别于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前、2周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的含量;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Bcl-2、C-myc蛋白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间患者治疗前一般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6.56、5.41、5.72、5.87、4.68)。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蛋白含量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非心律失常组患者的人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C-myc蛋白水平均低于心律失常组(t=7.31、4.22、5.64、15.37),Bcl-2高于心律失常组(t=21.4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后,两组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工类大学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doc
- 理工类本科质量困境与提升策略.doc
- 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思考.doc
- 理工类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原则.doc
- 理工类双语教材出版探索与反思.doc
- 理工类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发展思路.doc
-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doc
- 理工类大学双语教学学生需求分析.doc
-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战略思考.doc
-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doc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CRPTNF―α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疗效和血清因子表达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作用.doc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浓度及心功能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含量临床价值分析.doc
- 瑞舒伐他汀对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影响.doc
- 瑞舒伐他汀对离体大鼠冠状动脉舒张作用及可能机制.doc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hs―CRP影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