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关税措施在6ATTWTO体制中合法性研究.docVIP

碳关税措施在6ATTWTO体制中合法性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碳关税措施在6ATTWTO体制中合法性研究

“碳关税”措施在6ATTWTO体制中的合法性研究   摘要:“碳关税”措施的规定是针对国内产品征收的“碳税”所进行的边境税调整,但国内“碳税”并不在WTO的边境税调整范围之内。“碳关税”不符合非歧视待遇原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由于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不同,“碳关税”也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碳关税”措施不符合GATT第20条(b)款与(g)款的规定,但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解释可能对于“碳关税”措施符合GATT/WTO的相关规则具有积极的意义。考虑到“碳关税”对我国部分产业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应该依据上述理由予以反对,驳斥欧美部分国家对于“碳关税”措施在GATT/WTO中具有合法性的观点。   关键词:碳关税;边境税调整;非歧视待遇原则;第20条之环境例外   中图分类号:F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04-0034-06 收稿日期:2010-11-24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全球经济深陷衰退漩涡之中。尽管金融海啸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破坏性,但相对于气候变暖引发的生态崩溃,似乎后者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时至今日,国际社会在力求降低温室气体的浓度、确保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经济发展重压的工作中确实已做出了努力。其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先后于1992年和1997年达成;欧盟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配合交易指令》(EU Emission TradingScheme,EU-ETS)和《连接指令》(Dlrectl’ve 2004/101/EC)等相关法律;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的法律规则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排放权交易立法则是国内立法的代表。   然而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体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作为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之一的美国出于对国内石油、汽车等工业集团利益的保护及受“单边主义”思潮的影响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议定书本身的缺陷也导致缺乏一个强制的约束机制与有益的鼓励机制(王岷、魏东,2007),难以激励和保证各国积极遵守协议,实现减排目标。同时,议定书与WTO国际贸易规则中的环境条款存在潜在的冲突。因而,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被国际社会寄予厚望,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公约的达成或许能够解决上述的矛盾与争议。   另一方面,近年来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乃各国共同责任为由,相继提出要在2012年后,即《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对来自不承担气候变化责任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相关议题最早出现在“竞争力、能源与环境高层工作小组”为欧盟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欧盟委员会关于修订《温室气体排放配合交易指令》的议案以及欧洲议会的相关决议等政策文件中。法国前总统多米尼克与现任总统萨科奇也多次在讲话中将“碳关税”的讨论升级。美国也于2008年提出《美国气候安全法修正案》表决(S.3036:Lieberman-Warner Climate Security Act of 2008),要求其他国家采取“相当的行动”(comparable action)进行实质性温室气体减排,否则美国将对进口产品予以贸易制裁,即向中国等一些国家的进口征收高额“碳关税”。2009年6月2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The AmericanClean Energy and Security Act of 2009,ACESA),基于本国在实施“GHG排放总量限制和交易制度”(cap-and-trade)后可能对本国产业的不公平竞争情况,要求不减排国家的产品向美国出口时必须购买“国际储备配额”(international reserve allowance)。2009年11月5日,参议院版气候能源法案《沽净能源工作及美国能源法》(S.1733:Clean Energy Jobs and AmericanPower Act)在环境与公共工程委员会巾初步过关,也,拟运用“碳关税”保护美国本土产品的竞争力。   发达国家出于对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原则的不满,以碳贸易造成的所谓不公平的国际竞争为借口,威胁实施“碳关税”,其核心就是不愿意承担国际减排义务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而被寄予厚望的哥本哈根会议最终令人失望,达成文本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内容充满了空洞的愿景和承诺,无法在2012年之后接替《京都议定书》的位置。      一、“碳税”、“碳关税”与出口产品边境税调整(aBTA onirnports)      “碳关税”(Carbon Tariff)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名词,了解其基本属性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个热门的词汇源于美国某些官员和媒体,他们将美国众议院《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法案中的条款直接称为“碳关税”。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