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禽病源性大肠杆菌E058株neuC基因突变株构建及致病性
禽病源性大肠杆菌E058株neuC基因突变株构建及致病性
摘要:运用Red重组系统构建E058ΔneuC基因缺失突变株。细菌生长曲线结果,突变株E058ΔneuC比野生株E058的生长速度稍慢。在血清杀菌试验中,与野生株E058相比,E058ΔneuC在血清中的存活率显著下降。体外竞争结果表明,突变株E058ΔneuC毒力被轻度的致弱。体内动态分布试验中,E058ΔneuC突变株在受检脏器中的细菌数较APECE058株均明显下降,在心、肝、脾、肾中极显著下降,在肺中也极显著下降。结果表明,neuC基因与APECE058株的致病性有较强关联性。
关键词:禽病源性大肠杆菌;neuC基因;突变株;致病性
中图分类号:S852.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234-03
禽大肠杆菌病由禽源性大肠杆菌引起,造成局部或全身性感染,包括大肠杆菌性蜂窝织炎(炎性过程)、Hjarre氏病(肉芽肿)、败血症、气囊病、腹膜炎、滑膜炎/骨髓炎、脐炎/卵黄囊感染、肿头综合征、输卵管炎、全眼球炎等,大肠杆菌病对养禽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禽病调查中疾病是胴体报废的主要原因,禽肉加工中43%肉鸡胴体的报废与大肠杆菌病有关[1-2]。禽病原性大肠杆菌致病相关的毒力因子已相继报道,如Ι型菌毛、P菌毛、荚膜、脂多糖复合物、铁摄取系统(气杆菌素、铁系统和耶尔森氏菌强毒力岛等)[3-4]、空泡形成毒素(vacuolatingautotransportertoxin,VAT)[5-6]、侵袭素IbeA[7]等。[LL]禽大肠杆菌病不仅有复杂的致病机理,而且部分的毒力因子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本研究从我国分离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E058株(O2血清型)在芯片杂交试验中获得的表达差异片段中选取neuC基因片段为研究对象[8],构建E058ΔneuC突变株,通过动物试验,探讨基因neuC和E058株致病性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和质粒菌株和质粒见表1。
1.1.3主要试剂
TaqDNAPolymerase、T4连接酶、DNaseⅠ购自Fermentas公司;dNTP、DNA限制性内切酶、DNAmarker购自大连TaKaRa公司;PCRcleanupkit、AgaroseGelDNAPurificationKit购自杭州AXYGEN公司;SDS、NaAc、EDTA、ATP、Casaminoacids,2′,2′-dipyridyl购自Sigma公司;L-阿拉伯糖购自BioBasic公司;Tryptone、Yeastextract为Oxoid产品;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级产品;抗生素使用浓度为:氨苄青霉素60μg/mL、卡那霉素50μg/mL。
1.1.4试验鸡
SPF鸡由北京梅里亚维通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SPF种蛋本室自行孵化。
1.2方法
1.2.1分子生物学及数据分析软件
PrimerPremier5.0引物设计软件;Lasergene序列分析软件;GraphPadPrism5数据分析软件。
1.2.2T-neuC-Kan重组质粒的构建
以E058野生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普通PCR扩增neuC基因。应用neuC-F/neuC-R引物,用0.8%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PCR鉴定。PCR产物经鉴定是预期大小的片段,然后用AgaroseGelDNA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DNA片段。将纯化回收的neuC基因片段直接克隆入pMD?18-T载体中。采用CaCl2法按《分子克隆》所述步骤进行将连接产物进行转化,涂板,完成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参照《分子克隆》相关步骤[9-10]进行菌落挑取,进行培养,以及提取小量的质粒;提取质粒后再进行BamHⅠ-HindⅢ双酶切的鉴定,鉴定正确即为重组质粒T-neuC。设计1对引物,上游引物T-neuC-F的5′端引入EcoRⅠ位点;下游引物T-neuC-R的5′端引入EcoRⅠ位点。上、下游引物扩增片段约为3.2kb。以重组质粒T-neuC为模板,反向PCR扩增T-neuC片段。将纯化回收反向扩增的T-neuC片段和pUC4K质粒分别用EcoRⅠ酶切。将回收的反拉T-neuC片段与酶切下来的Kan片段连接。将连接产物涂板,再挑取菌落、培养和质粒的小量提取等,质粒提取后分别用EcoRⅠ酶切鉴定,电泳鉴定,正确的质粒委托专业检测公司完成测序验证,测序鉴定正确的即为重组质粒T-neuC-Kan。
1.2.2电转化亲本株E058构建突变株E058ΔneuC
将PCR扩增的T-neuC-Kan片段电转化到含有感受态细胞的E058中,通过Red重组系统构建突变株E058Δ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