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消融技术在中心性气道狭窄治疗作用评价.docVIP

电热消融技术在中心性气道狭窄治疗作用评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热消融技术在中心性气道狭窄治疗作用评价

电热消融技术在中心性气道狭窄治疗作用评价   【摘要】   中心性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被气道外病变压迫或气道本身疾病阻塞管腔而造成的气道狭窄,常可导致呼吸困难,如不采取紧急措施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近年来随着介入性肺脏病学的发展,本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已得到了较大发展。围绕中心气道狭窄的处理出现了许多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激光、电刀、冷冻、光动力学消融技术以及支架植入、球囊扩张和近距离照射等。本文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对电热消融技术在中心性气道狭窄治疗作用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中心性气道狭窄;电热消融   中图分类号:562.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Evaluation of the electrocautery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central airways stenosis   Sun YaniNan Yandong Jin Faguang   【Abstract】Stenosis of central airway is referred to external compressive and internal obstructive stricture of trachea,carina,left and right principal bronchus and middle segment bronchus. It can lead to dyspnea or death if emergency measures are not taken in short tim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ventional pulmonology,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kind of disease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recent years. To aim at the management of central airway stenosis, many new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including laser, electrical knife, freeze, photodynamic coblation technology and stents implantation, balloon dilatation, irradiation at short distance were appeared. In this paper, we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cautery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central airways stenosis based on newly clinical evidence.   【Key words】Central airways stenosisEndobronchialelectrocautery   【中图分类号】R78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36-03      中心性气道狭窄是由气道外压或气道内新生物阻塞所造成,其病因主要是各种良、恶性肿瘤,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气道外伤、气管插管后的瘢痕狭窄等[1]。这些病变可造成严重的呼吸困难,如不采取紧急措施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对于中心性气道狭窄以往大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有大部分病人已不宜手术,临床上往往放弃治疗。近10年来,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心性气道狭窄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也给患者带来了新生和希望[2]。气道外压性狭窄可以通过气道内支架置入并结合相应的气道消融技术来治疗。气道消融技术包括激光、电热、冷冻、光动力、微波等,目前国内以气道电热消融技术应用最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证据对电热消融技术在中心气道治疗作用做以评价。   1 电热消融术的作用原理   电热消融技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当高频电通过组织表面时,由于活体组织电阻大,电能转化为热能达到凝固和汽化组织作用。目前气管镜介入治疗主要应用电热探针,热能只有在探针与组织接触的局部产生。近年来电热探针发展为一种非接触模式-氩气等离子凝固(APC)。APC探头内的电极被氩气所包围,通电后的电压可使氩气发生电离,从而在高频电极与组织表面之间产生等离子束,等离子束能传导高频电流使组织表面发生凝固。根据物理学原理,等离子束可以自动从已凝固组织流向尚未充分凝固或正在出血的组织。因此可自动限制可凝深度,产生效果均一的凝固效应[3]。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