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卡岩型接触式铜矿体找矿模型探究.docVIP

矽卡岩型接触式铜矿体找矿模型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矽卡岩型接触式铜矿体找矿模型探究

矽卡岩型接触式铜矿体找矿模型探究   摘 要:本文首先研究了典型的矽卡岩型接触式铜矿体找矿模型,然后提出了斑岩型岩株式铜矿体的找矿模型   关键词:找矿模型 铜山口铜矿床 矽卡岩型      1 典型矿床的找矿模型   1.1矿床的发现和勘探过程   铜山口铜矿床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境内。铜山口矿床是一个大型铜矿床,伴生钼、银、铼、硒、碲等。矿床类型为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以矽卡岩型为主。   铜山口为一古矿山,矿区有多处采冶遗址,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采。   1957年,黄冈水利局拟在铜山口附近修建水库,工程勘察钻探发现铜矿化。经湖北省地质局调查后,决定停止修建水库。当年9月组建大冶地质队开展地质勘查,11月在CK1孔中见到55m厚的铜矿体。   1957年12月,大冶地质队进行初勘,开展地表工程揭露、放射性测量、金属量测量、钻探和坑探,还进行了地面磁法、自电、联合剖面、中间梯度等物探试验。1959年6月提交《湖北大冶铜山口铜矿中间储量报告》。   1959年6月,鄂东地质队进行详勘,在“矽卡岩型矿床”的理论指导下,主要勘探接触带上的矿体。1966年提交《湖北大冶铜山口铜矿区详细勘探储量报告》。   1977年,湖北省第一地质大队在“斑岩型矿床”的理论指导下,对矿区深部进行详查,认为铜山口岩体是叠加侵入形成的杂岩体,铜山口矿床为矽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发现了隐爆角砾岩筒和其中的6号矿体(含铜角砾岩)。1987年,追索1号、6号矿体的深部边界,增加了储量。   1.2矿区地质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   铜山口铜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大冶成矿区内。   (2)矿区地层   矿区主要赋矿地层为大冶群第4~7岩性段(图1,表1)。   表1铜绿山矿区赋矿地层简表   1-大冶群第上段;2-大冶群第五段;3-大冶群第六段;4-下二叠茅口组;5-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7-燕山早期第二次黑云母角交石石英闪长岩;8-矽卡岩;9-铁帽;10-铜矿体及编号;11-钼矿体;12-实测逆断层及产状;13-推测断层;14-实测推测地质界限;15-地层产状;16-勘探线;钻孔及编号   (3)矿区地质构造   矿区构造格架受区域构造和矿田构造制约,印支运动期形成的NWW向构造形迹奠定了本区构造格架的基础,燕山运动叠加了NNE向构造。   (4)矿区岩浆活动   铜山口岩体为一浅成相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平面上呈椭圆形,中心直径500~600m,出露面积为0.33km2,剖面上为略向南东倾斜的蘑菇状。   岩体侵入于燕山期,同位素年龄(K-Ar法):127Ma(全岩样)、131Ma(全岩样)、132Ma(全岩样)、146Ma(黑云母)。   岩体属中酸性正常系列花岗闪长斑岩,具有低酸度、中碱度、富挥发分、铜丰度高(平均381×10-6)等特点。岩石化学成分见表2。   表2 铜山口侵入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表   (5)矿体形态和赋存部位   矿床由矽卡岩型铜钼矿体(1、2、4、5、6号矿体)和斑岩型铜钼矿体(3号矿体)组成。1号矿体规模最大,占全区总储量的60%。赋存在岩株周缘接触带中(图2)。地表呈环形、直径约600m,主矿体形态似筒状,沿走向长2100m,一般厚10~40m,最厚100.52m,斜深300~600m。2号矿体储量占全区总量的23%,赋存在大冶群第四段与第五段之间的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近接触带与1号矿体相连。矿体长100~300m,厚5~16m,近接触带处矿体厚度增大。3号矿体为斑岩型铜钼矿体,矿体规模较小,呈透镜状产在岩株内部,矿石构造为细脉浸染状。4号矿体分布在狮子山矿段的岩体超覆部位下接触带中,平面上呈“半月形”,剖面上呈楔形,长500m,厚10~30m,倾向SE、倾角30°~60°。5号矿体分布于大冶群第五段与第六段之间的层间破碎带中,呈似层状,长700m,厚2~5m,倾向SW,倾角5°~25°。6号矿体受岩株内部舌状大理岩残留体控制,矿体走向NE,倾向NW,倾角9°~22°,赋存标高-190~-240m,矿体长277m,斜深135~300m,厚1~32m。   图2 铜山口矿区7线剖面图   1-砂砾石;2-大理岩;3-白云石大理岩;4-白云质大理岩;5-花岗闪长斑岩;6-石榴子石化大理岩;7-透辉石蛇纹石化大理岩;8-铜矿体及编号;9-钼矿体;10-断层;11-地质界限、接触带界限;12-钻孔及   (6)矿石特征   矿石的工业类型主要为铜矿石、钼矿石。矿石的自然类型有透辉石矽卡岩或蛇纹石化透辉石化白云岩铜矿石、石榴子石矽卡岩或石榴子石化大理岩铜矿石、花岗闪长斑岩铜矿石、角砾岩铜矿石、花岗闪长斑岩钼矿石和石榴子石矽卡岩钼矿石等六种。   矿石矿物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