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秆淹水处理对高发病香蕉园土壤理化性状及病原菌影响
稻秆淹水处理对高发病香蕉园土壤理化性状及病原菌影响
摘要:采用室内模拟土壤添加稻秆后淹水的方法,通过对淹水处理期间土壤理化指标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测定,研究了淹水期间不同稻秆用量对连作香蕉枯萎病高发香蕉园土壤性状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常规淹水和淹水添加稻秆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尖孢镰刀菌数量,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酸浓度和Fe2+的浓度。处理36 d后,常规淹水、淹水添加0.5%稻秆、淹水添加1.0%稻秆、淹水添加2.0%稻秆等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8.62%、33.95%、39.51%、4784%。因此,对香蕉枯萎病高发蕉园,可采用稻秆还田后淹水的方法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
关键词:稻秆;淹水;尖孢镰刀菌;连作香蕉园
中图分类号: S436.68+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3-0087-04
收稿日期:2015-12-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5722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5CB150530)。
作者简介:耿建建(1989―),男,山西洪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香蕉枯萎病防治。E-mail:genggengjian@163.com。
通信作者:阮云泽,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香蕉枯萎病综合防治研究。E-mail:ruanyunze1974@。
香蕉为我国最主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近年来,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侵染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在广东、海南等省大范围暴发,并迅速蔓延至云南、广西等省区,许多香蕉园植株发病率为10%~40%,严重的达90%以上,以致蕉园荒弃[1]。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香蕉枯萎病在广东、海南等地影响蕉园面积达18万hm2,海南省2013年香蕉种植面积比2010年减少约50%[2-3]。
香蕉枯萎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其病原菌腐生能力强,可长期存活于土壤中,侵染源主要来自于带菌土壤、带菌的吸芽及病株残体。目前,许多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能够有效抑制香蕉枯萎病,但田间防效不理想[4]。有研究表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情况与蕉园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有关[5],只有降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因此,研究有效、快速、安全、环保的方法降低高发枯萎病香蕉园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是预防香蕉枯萎病暴发的关键。
也有研究表明,淹水能够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6-7],水稻轮作同样能够有效缓解香蕉枯萎病的发生[4],但在香蕉枯萎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块,仅靠淹水或轮作水稻很难取得稳定高效的防控效果。本试验通过采用室内模拟土壤淹水的方法,研究不同稻秆用量对高发枯萎病香蕉园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降低效果,并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高发病连作蕉园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1材料?c方法
1.1试验材料
盆栽试验土壤取自海南省万钟实业有限公司香蕉种植基地,该地块是香蕉连作5年,且枯萎病发病率大于50%,海相沉积物上发育的燥红土。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pH值为616,有机质含量为15.20 g/kg,全氮含量为1.17 g/kg,全磷含量为0.75 g/kg,全钾含量为32.06 g/kg。供试稻秆为常规籼稻D68成熟期茎秆,其总有机碳含量为 389.90 g/kg,全氮含量为5.09 g/kg,全磷含量为1.03 g/kg,全钾含量为 14.49 g/kg。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处理
温室培养试验于2014年9月11日至10月17日在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香蕉枯萎病及热带经济作物土传病防控研究所温室内进行,温室中光照条件良好,白天温度为25~35 ℃。试验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具体处理方法如表1所示,每盆装7.5 kg过2 mm筛的香蕉枯萎病发病土壤,稻秆烘干后用微型粉碎机粉碎,各处理稻秆添加量分别为0、0、37.5、75.0、150.0 g/盆,将稻秆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保持淹水深度为5 cm。培养试验连续进行36 d,处理[JP3]前期取样间隔为4 d,后期间隔为6 d,淹水结束后,倒掉上层清液,待各处理土样自然晾干后采集土壤样品测定相关指标。
1.2.2测定项目与方法
土壤pH值、Eh值使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QX6530智能便携式酸度计原位测定;按常规方法[8]分析土壤理化性状,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钼锑抗比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