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豆杉栽培技术应用探讨
红豆杉栽培技术应用探讨
摘 要:主要针对红豆杉栽培技术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介绍了红豆杉分布范围、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并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了相应的栽培技术,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红豆杉;栽培技术;气候特征;降水量
中图分类号:S791.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2.140
红豆杉凭借自身具有结构细致、硬度大、防腐力强、韧性强等特点,在建筑、桥梁、家具、器材等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重视红豆杉的种植工作,采取有效的技术进行栽培有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梅州从2008年开始向农户、企业推广种植,开展红豆杉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已在平远县大柘镇、梅县雁洋镇等多地推广种植红豆杉。经过近10年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红豆杉栽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1 红豆杉的生态环境特征
1.1 红豆杉气候环境特征
红豆杉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跨越暖温带落叶林地带以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根据红豆杉分布的气候特征分析,所需主要生态环境条件为:年均温度高于7 ℃,年均降水量大于600 mm,且具有一定耐寒特性。高于10 ℃的年积温以及其生长期的降水量是限制红豆杉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其主要生长于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具体条件为:高于10 ℃的年积温,800 mm以上的年降水量,多雨季及多雾并且雨热同期,白天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其生长期降水量需求占到总需求量的85%~90%.
1.2 红豆杉土壤环境特征
根据对我国红豆杉的分布地的土壤研究表明,适宜其生长的土壤主要有山地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褐土以及棕色森林土等。红豆杉有着较强的土壤适应能力,对土壤种类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并且酸性土壤(pH值为5.7~6.2)这类土壤环境下,红豆杉生长旺盛;而在干旱贫瘠的土壤环境下,生长矮小并且缓慢。
2 红豆杉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
2.1 红豆杉的形态特征
红豆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湖南、安徽、江西、湖北、广西、河南等都有零星分布,但没有太过集中的分布区域。红豆杉是常绿乔木,树皮灰褐或黑褐色,长条状脱落。小枝绿色,叶基部扭成2列,条形,微微弯曲,长1~2.8 cm,宽2~2.5 mm,叶端渐尖。表面深绿色,有光泽感,背面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密生细小凸点,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顶端,茎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长约5 mm,直径4 mm,生于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中,先端微有2条棱脊。花期为每天的4月和5月,种子在每年的9月和10月成熟。
2.2 红豆杉的生长特性
红豆杉为阴性树种中的典型树种,喜欢生长在林冠下乔木第二、三层。生长周期非常长,生长30~40年后一般可开花结果,野生红豆杉要50~250年才能成材,树高度高,生长初期缓慢,一般5~35年为速生期。红豆杉胸径在生长前期较慢,一般10~30年为速生期,一般需50~60年以上才能到达林木成熟期。其种子数量少,可能原因为种间隔离过远或花期不遇等,导致传粉授精受到限制,影响种子产量,而且红豆杉种子具有深休眠的特性,在自然条件下要经过18个月才能萌发,这些都使得红豆杉种群更新难度增大。
3 红豆杉栽培技术
3.1 ?N子的采集与处理
播种试验点设在梅州市林科所科研苗圃,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为1 460 mm,年均气温20.5 ℃,一月平均气温11.5 ℃,7月平均气温29.7 ℃,年积温(高于10 ℃)6 626 ℃,无霜期313 d。造林试验点设在梅州市某林场Ⅱ工区内,试验林海拔高度在370~450 m之间,东北坡,土壤类型为砂页岩风化的红壤,土层厚度为50~100 cm。每年11月和12月采集种子,将采回的种子去皮洗净,拌细沙反复搓揉,消除种壳上的假种皮,用质量浓度为0.5 g/L的高锰酸钾浸种0.5 h后晾干并计算千粒重。选择背风、阴凉、不积水的平地,铺设10 cm高的沙床。处理后的种子一部分按1份种子3份河沙的比例均匀混合直接沙藏;另一部分放于冰箱中冷藏2个月,翌年2月将种子取出,再用质量浓度为0.5 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0.5 h后按同样比例沙藏。其间每隔1个月翻动一次,如果发现种子发霉,则要及时筛出种子,再用质量浓度为0.5 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0.5 h后晾干再储存。
3.2 播种繁殖
种子在9月、10月份成熟以后,在不损伤母树的情况下,及时采摘种子(种子的红色肉质假种皮酸甜可食,鸟儿有采食的习惯)。用水洗法搓去假种皮,洗干净。由于红豆杉种子坚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