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温室蚧虫主要种类和防治技术
简析温室蚧虫主要种类和防治技术
摘要:指出了温室蚧虫为害轻则使得植物丧失景观价值,重则可能危及植物生命。蚧虫能适应各种环境,而且其寄主植物十分广泛,因此其传播速度较快从而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分析温室蚧虫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和习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防治此类害虫的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词:温室; 蚧虫;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7-0132-02
1 引言
温室是现代化的产物,是一个由人工控制,展示生长在不同地域、气候条件的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室内空间,是保护和研究植物的重要场所,也是全年可供人们认识植物、观赏植物和游览、休闲的绿色场所,好似园林城市的植物精品屋和内环境可以调控的微型生态系统。在温室这样的特殊环境条件下,对植物的品质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植物叶片、花等外部形态出现明显异样,进而影响景观。而温室中蚧虫的频繁危害会对温室的景观效果造成较大影响,蚧虫常大量堆积在叶片背面或枝条表面,其分泌物常常诱发煤污病,使植物受损伤后容易被病菌感染,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观赏价值也大幅降低。因此,有效防治温室蚧虫显得尤为重要。
2 温室蚧虫的发生现状
由于温室的特殊环境,即常年维持在适宜的温湿度,蚧虫可以持续地生长繁殖,其正常的发生规律被打破,从而无规律可循,因此对它的防治时机往往难以把握,加大了防治的难度。笔者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为例介绍蚧虫的危害情况,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分为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展览温室内常见的蚧虫种类包括:①粉蚧科(Pseudococcidae):主要有堆蜡粉蚧又名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 (Risso)、堆蜡粉蚧Nipaecoccus viridis、康氏粉蚧Pseudococcus comstocki (Kuwana) 等;寄主植物有变叶木、人心果、咖啡、金苞花、榕树、菜豆树、狗牙花等。②盾蚧科(Diaspididae):主要有椰凹圆蚧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棕肾圆盾蚧Aonidiella sotetsu (Takahashi) 、仙人掌盾蚧Diaspis echinocacti(Bouche)、桑白盾蚧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 等;寄主植物有仙人掌、昙花、六角天轮柱、蒲葵、散尾葵、苏铁、凤梨、芒果等。③蚧科(Coccidae):常见种类有半球盔蚧又名咖啡黑盔蚧Saissetia coffeae(Walker)、褐软蚧Coccus hesperidum (Linnaeus) 等;寄主植物有聚果榕、茼麻、蝴蝶兰、肾蕨等。
3 温室主要的蚧虫种类
温室内植物种类丰富,同时,蚧虫种类也繁多。下面主要介绍发生较普遍、经济意义较突出的三种蚧虫:柑橘臀纹粉蚧、仙人掌盾蚧、咖啡黑盔蚧。
3.1 柑橘臀纹粉蚧
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 (Risso),又名柑橘刺粉蚧、柑橘粉蚧、臀纹粉蚧。
寄主植物:十分广泛,包括柑橘、鸡蛋花、变叶木、金脉刺桐、咖啡、十字景天等。
形态特征:雌成虫。虫体椭圆形或宽卵形,长3~4 mm,宽2~2.5 mm,粉红色或绿色,被白色蜡粉,但常显露体节;体缘有18对白色短蜡刺,蜡刺细棒状,呈辐射状伸出,长度从头端向后逐渐增长。产卵时分泌形成卵囊。雄成虫。栗褐色,有1对翅,腹部末端有2根白色蜡质刺。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囊淡黄色,絮状,分泌物呈半球状。若虫。初孵时椭圆形,长约1.5 mm,浅黄色,扁平,被白色蜡粉。雄蛹。栗褐色,包被于白色长椭圆形茧内。
危害症状:温室内可终年繁殖,世代重叠。成、若虫常成堆群集在叶片中脉、叶腋、嫩稍、果蒂、果实或果实与叶片接触处。造成枝叶扭曲、僵化,新梢停止抽发;果实黄化畸形,品质低劣,容易落果;同时造成整棵树势衰弱,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和观赏效果。
3.2 仙人掌背盾蚧
仙人掌白背盾蚧Diaspis echinocacti (Bouche),又称仙人掌白盾蚧,仙人掌盾蚧。
寄主植物:多肉类植物,如令箭荷花、六角天轮柱、昙花、仙人掌、蟹爪兰等。
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近圆形,直径1.8~2.5 mm,白或棕白色,略隆起,壳点2个,暗棕或暗褐色以至黑色。虫体宽卵形,后端略尖,状似瓜子仁,长约1.2 mm,淡黄色,腹部末端呈淡橘红色。雄成虫。介壳长条形,长约1 mm,白色,溶蜡状,壳点1个,黄色或黄褐色,虫体为长形,长约0.8 mm,淡黄色。卵。圆形,长约0.3 mm,初产乳白色,渐变深色。若虫。卵圆形,黄色,腹末有2根尾毛。蛹。黄色,复眼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