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稳定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思考
稳定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思考
摘要:面对目前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形势,并通过对棉区农民植棉意向的调研,结合作者从事棉花生产技术推广的体会,以江西赣北植棉区为例,管中窥豹地总结了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特点,并从推行棉田耕作机械化、因地制宜发展棉田多熟制、突出重点主攻棉花超高产和扶持建设标准棉田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稳定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技术举措。旨在促进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长江流域;棉花生产;现状;特点;技术举措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7)03-0013-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7.03.003
0 引言
长江流域棉区光热资源充裕,而且水热同步协调,是棉花高产高效的理想区域。近年来,由于棉花生产成本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棉花价格受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制约又在低位运行,棉花生产效益逐年持续下降。棉花生产受到了巨大冲击,面积持续滑波,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大区地位受到了严重动摇[1]。如何稳定长江流域棉区的棉花生产,已成为棉花科技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现状
1.1 面积逐年下滑
从2012年起,全国棉花在逐年显著下滑,据农业部估算,全国2015年棉花种植面积比2011年减少了1241千公顷,减幅为24.6%。长江流域各省棉花面积下滑更为突出,仅2015年植棉面积比2014年减少174.8千公顷,下滑17.8%[2]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2006~2016年连续11年对江西省植棉面积进行调研监测表明,江西省的植棉面积前5年(2006~2010年)有增有减,后6年(2011~2016年)逐年下滑,下滑最严重的是2015年,减幅达到40%[3]。
1.2 总产明显下降
全国棉花总量从2013年起逐年减少。据农业部2015年根据棉花苗情监测数据估算,2015年全国棉花总产量比2012年减少了123.5万吨,减幅为18.1%。长江流域棉花总产量减少更为明显,仅2015年的总产量就比2014年减少12.7万吨,减幅达11.9%。
1.3 比较效益骤减
棉花比较效益骤减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价格因素,自2011年起,收购价格连年持续下跌,籽棉收购价格由2010年的12.5元/kg下跌至2015年的5.5元/kg,尤其是稻谷与籽棉的比价下跌更为明显,粮(稻谷)棉(籽棉)比价从2010年的1?U5.2下跌至2015年的1?U2,由于价格因素,不少棉农弃棉种稻。二是成本因素,棉花的物化成本近年来比较稳定,由于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导致棉花生产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正常情况下,一季棉花生产的人工投入量为300~350个/hm2,比水稻多250个/hm2以上,随着雇用劳动力工资水平的逐年提高,人工成本呈刚性持续增加趋势,这是不少地区弃棉种粮的重要原因[4]。
2 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特点
2.1 光热资源充沛,有效生长期长
长江中下游棉区光能资源优越,棉花有效生长期内(4~10月)的日照时数达1400 h以上,占全年日照总时数的70%。棉花有效生长期内(4~10月)太阳总辐射量在80千卡/cm2以上,占全年辐射总量的72%。长江中下游棉区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15℃期间的积温在4500℃以上,日平均气温≥15℃的天数在190 天以上。长江中下游棉区正常年份无霜期均在250天以上。江西棉区常年无霜期在260天以上,无霜期最长的年份达300天,无霜期最短的年份也有227天[5]。
2.2 栽种密度偏稀,个体发育高大
长江流域棉区目前所种植的棉花品种类型仍以杂交抗虫棉品种为主,种子价格较高,售价大多在200元/kg左右。由于种子价格较高加上杂交棉品种的个体发育优势较强,棉农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通常栽种密度较稀,一般种植密度低于22500株/hm2,不少田块甚至低于20000株/hm2。在低密度、高肥水、强优势的生产条件下,棉株个体生长量大,株高一般都在130 cm以上,果枝数大多在16~18个,肥水充足的棉田单株果节在100个以上。
2.3 丘陵地区偏多,机械操作不利
长江流域棉区的地形相对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要复杂得多,丘陵坡地占有较大比例。再加上长江流域的农业结构是“稻棉兼作,以稻为主”,水利条件稍优的大垅大畈以及平坦区域多为水稻耕作区域,所以棉花种植区域多为地形复杂的边缘区域和丘陵区域,地势高低不平、田块面积小、机械通行道路少且窄,机械化生产率极低。
3 稳定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生产的技术举措
3.1 不遗余力推行棉田耕作机械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