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与书法创作之探讨2015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7 翰 墨 真 如 禪 學 與 書 法 創 作 之 探 討 壹、弁言: 貳、名詞釋義: 一、「翰墨真如」 二、「禪學」 三、「中國禪宗」 參、禪宗之禪 一、與儒道二家思想相互輝映交融 二、基本思想 肆、禪之特質 一、無的妙用 (一)性空 (二)平等 (三)圓融 (四)中觀 二、頓悟心法 三、定慧一體 四、祖師心印 五、叢林制度 六、公案禪機 (一)公案的定義 (二)公案的特色:1.超越性 2.詩喻性 3.動作性 4.矛盾性 5.日常性 七、棒喝施教 伍、禪學所啟發的美學趣味: 一、禪宗美學之發展 二、禪宗美學是生命美學 三、禪宗美學之特質 四、禪宗美學之趣味 五、禪宗美學之呈現 陸、禪宗美學對中國書畫藝術之影響 一、禪與繪畫 (一)黑白之表現(二)布局之留白(三)畫中有禪詩(四)禪畫之特質 二、禪與書法 (一)以書法喻禪(二)禪書法之定義(三)禪書法之特質 (四)禪師書法(五)文人之禪書法 柒、禪學與書法創作之禪機 一、台灣書法創作之現況 二、禪之『真如心』即書畫美學之『真性情』 三、禪學對書法創作之啟迪 (一)淡墨趣味 (二)空間布局 (三)寫意表現 (四)禪機語鋒 (五)取法自然 (六)真如自性 捌、結論 翰 墨 真 如 禪 學 與 書 法 創 作 之 探 討 華梵大學藝術設計所研究生 莊訪祺 壹、弁言: 本文以「禪學與書法創作」為主題,藉由禪學基本思想之義,探討禪所啟發之美學趣味,期能融合禪宗美學之精神與現代書法創作結合,提昇書法藝術形而上神采之美。 『禪宗之禪』自達摩印心至慧能開宗,而後五家傳燈,為中國祖師對自性本體之參悟,非全盤吸收印度佛學而生,禪之特質實乃中國化之佛家思想。禪宗自六祖主張「明心見性」,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其說法不用高深學理,只用平常說話,求表達佛學之深意。禪宗南派更將佛性從西方極樂世界,移植到人們之內心,把佛性「人性化」。慧能以「無念」「無住」「無相」「識心見性」為核心--『心性說』的積極內容,對中國文化思想產生極震撼之作用。 「翰墨真如」,乃以禪旨精華『真如心』之義,延伸引用於書法翰墨創作理念之實踐中。禪宗以「頓悟」說明「空性頓現」,經由「自性」的發現,才能有所「悟」。禪宗「頓悟」的主張,透過「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之境界與實踐,顯現「真如本性」參透本體之感性知覺。中國文學藝術受到禪學之影響,發展出空靈達練之唐詩宋詞、蕭散簡遠之宋元水墨畫,正是禪宗美學精神之表現;日本之「少字數書法」,剎那間人爲宣洩的深度、力度、爆發力與想像力,也是「空性頓現」之展現;又如日本茶道「和、敬、清、寂」氛圍之美…等,在在都實踐著禪宗之審美意識。 唐朝張懷瓘云:「深識書者,惟觀神彩,不見字形。」清包世臣亦云:「書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質。然於性情得於心而難名,形質當於目而有據。」中國書畫藝術最上乘之逸品實為難得真性情作品。西方蘇珊?朗格也認為:「創作形式深深感動我們是有可能的,因為他表現了作者的感情。」故而書家在進行創作的同時,需要呈現更深刻的情思進而反映生命的載體。 二十一世紀前衛開放的時代,書法藝術深受西方美學的影響,面臨極大的衝擊而莫衷一是。這個時代普遍性的精神失落症,藉由禪家所倡導的常體本心,方能明見清淨佛性。倘若能脫離紛擾、放下分別心,沒有愛恨、沒有喜惡、沒有好壞、不落入兩端,使個人心境深入內心尋求心靈本性真如心之本質,心情將靜如止水,進而達到『禪悅』的境界。書法是淨化心靈最好的實踐方式,中國書畫美學之「真性情」實乃「自性」之發揮,故而運用禪學與書法藝術激盪開發之新視界,相信更具現代書藝創作啟迪之價值與意義。 貳、名詞釋義: 一、「翰墨真如」: 《起信論》言:「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義故,『自性清淨心復名真如也。』我們從文中可以看出,真如心的定義在形而上本體論。禪宗《六祖壇經》也是如此說的,如云『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禪宗將『真如心』提高到『性覺』的程度,舉例說明:有一次異見王(達摩祖師的侄兒)問達摩祖師座下的一位尊者:「如何是佛?」尊者謂:「見性是佛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