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芍药总多糖抑龋作用体外研究
芍药总多糖抑龋作用体外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质量浓度下芍药总多糖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生长、产酸及合成水不溶性多糖(water insoluble glucan,WIG)含量的影响。方法:自行提取芍药总多糖,连续稀释法测定芍药总多糖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将芍药总多糖倍比稀释为小于MIC的4个质量浓度组,以脑心浸液液体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加入108CFU/ml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菌悬液,厌氧培养24h及.48h。pH计测定pH值,计算ΔpH值(初始pH~终末pH)。蒽酮法测定WIG含量。结果:①芍药总多糖对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变异链球菌为110.4mg/ml,血链球菌为27.6 mg/ml,黏性放线菌为13.8 mg/ml;②培养48h后,ZXpH值均随芍药总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变异链球菌实验组除1/4MIC、1/2MIC组之外,其余各组间的A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链球菌1/2MIC组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培养24h,WIG含量随芍药总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变异链球菌1/2MIC组及血链球菌1/4MIC及1/2MI组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总多糖对浮游状态下的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的生长及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产糖、产酸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关键词]芍药;总多糖;生长;产酸;防龋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4-0041-04
芍药总多糖是从芍药中提取出的主要活性物质。武新华等报道芍药提取物能够不同程度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的生长,而其对口腔细菌的影响尚不明确。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及黏性放线菌均为是口腔常驻菌。变异链球菌是菌斑生物被膜的常见菌,是与龋病发生关系密切的致病菌。血链球菌在牙菌斑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菌在牙体硬组织上聚集定植都有着重要作用。黏性放线菌对其他致龋菌进一步的粘附定居有协同作用。这些细菌在龋病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选择了以上细菌作为实验菌株,研究芍药总多糖化学组分对浮游状态下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及黏性放线菌的生长及产酸、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探索评估其防龋效能。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菌株、仪器及菌悬液、试剂制备。
1.1.1实验菌株:变异链球菌ATCC 76100、血链球菌ATCC10556及黏性放线菌ATCC 19246均由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口腔生物学研究室提供。
1.1.2实验仪器: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NP 9162),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Forma Direct heat c02 Incubator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P.O.Box 649Marietta,OH 45750,USA),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YXQ LM SII,上海迅博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制造厂),低温超速离心机(德国艾本德eppendorf,型号5417C),pH计(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Sartorius AG),分光光度计(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Spectrumlab 22型),酶联免疫检测仪(Human,德国)。
1.1.3菌悬液制备及试剂配置
1.1.3.1菌悬液:将实验菌株接种于BHI-S琼脂血平板,置厌氧箱中37℃下复苏48h,涂片镜检,随机选取菌株行生化鉴定,确定为单纯培养后于BHI固体培养基接种传代,置37℃下厌氧培养24h。检查菌落生长形态,镜检无污染,接种环挑选单菌落移至BHI液体培养基中同样条件下培养18h增菌;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浓度,BHI培养液稀释上述培养物,并用比浊仪校正至1.0McFarland(相当于3×103CFU/ml)。
1.1.3.2蒽酮试剂:称取200mg蒽酮溶解于100ml浓硫酸中,充分搅拌溶解,置于4℃保存。
1.1.3.3芍药总多糖:新疆赤芍(新疆阿勒泰产,经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鉴定)。
1.2实验方法
1.2.1芍药总多糖对口腔细菌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将提取的芍药总多糖干粉0.552g,过微孔滤膜后(0.22μm),用生理盐水配成浓度为110.4mg/ml的原液。将原液稀释溶于BHI液体培养基中。并倍比稀释为六个浓度梯度,使其最终浓度达到3.45、6.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