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分析
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更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 对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菌群分析,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大肠杆菌菌数较正常人显著增加(P0.01),双歧杆菌、乳杆菌菌数较正常人显著减少(P0.01),而肠球菌及类杆菌细菌数无显著变化。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即益生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 R574.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testinal flora, to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flora analysis, compared with normal subjects. Results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of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count mo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bacteria count mo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1), while the numbers of enterococci and fragilis bacteria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in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namely amount of probiotics reduce, the harmful bacteria increase.
[Key words] Intestinal flora; Ulcerative colitis; Probiotics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可能的发病因素包括感染、免疫、遗传、精神及心理因素等[1],以肠道出血、腹泻、腹痛、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肠道通透性增高以及肠道内成分诱发的异常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2]。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了黏膜免疫反应,与UC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定联系。本研究比较UC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肠道菌群,分析了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粪便中的菌群的差异,以探讨U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全部均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具有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经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1例,女性31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20-35岁29例(55.77%),35岁以上23例(44.23%)。病程l5天-3年,平均病程42.5个月,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有25例(48.08%)。初发型20例,复发型32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男:女=2.33:l,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1.4岁,为我院体检健康者,均无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慢性病,且近期未服用抗生素者。
1.2 方法
1.2.1 菌群选择 选择性培养基的制备:分别为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类杆菌。其中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为需氧菌培养基,双歧杆菌、乳杆菌及类杆菌为厌氧菌培养基。培养基均购自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2 菌群定量 UC组及对照组均采用日本光岗知足菌群定量方法,取新鲜粪便标本0.5g,置于含有4.5ml稀释液(加有3粒玻璃珠)小瓶中,置旋涡混合器(300rpm)震荡1min;另取6只无菌青霉素小瓶,每瓶加稀释液1.8ml。从首只小瓶中取0.2ml混悬液至第二个小瓶中震荡混匀,依次稀释,按稀释度分别为l0-2、10-3、至10-6。稀释后的标本用移液器由高稀释度向低稀释度滴种于培养基上。每个平板选择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滴3滴(60μl),稀释度的选择根据所接种细菌的正常值范围确定。
1.2.3 菌群培养 需氧菌置37℃温箱24h后观察结果,厌氧菌采用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