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docVIP

苏北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北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苏北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摘 要]苏北杨树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了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然而,由于杨树资源发展迅速、分布日趋集中,导致了苏北杨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审视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过程及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宿迁杨树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杨树产业 生态环境 苏北地区      基金项目: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宿迁学院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编号:711314010412)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诸敏敏(1987-),女,江苏南通人,学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的研究工作。      1972年,我国从意大利引进的美洲黑杨南方型杨树,在苏北的泗阳县首先试种成功,其后不断向其他地区推广。目前,苏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杨树集中生长区,且形成了包括杨树育种、造林、木材加工、木材制品贸易及相关机械设备制造的杨树产业体系。然而,杨树产业的发展对区域自然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苏北杨树产业的发展   (一)杨树栽培的发展过程   苏北由于其自然条件独特,特别适宜速生杨树生长。如今的苏北形成了以河渠、道路为骨架,以湖河、荒滩为基地,以林片、林带为主体,以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为补充的生态林业格局。特别是2001年以来,每年植树都在8000万株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意杨之乡”集中产区。   (二)木材加工业的发展过程   自上世纪80年代第一家胶合板厂落户苏北的宿迁市,木材加工企业、作坊在苏北遍地开花。现在仅宿迁市就有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实现产值12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木材加工企业375家,年产量547万立方米,实现产值102.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3.66亿元,实现利税6.29亿元;从业人员4.11万人,占规模工业从业人数的21.57%;从业人员工资收入8.02亿元,占规模工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的24.20%。徐州的邳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胶合板生产基地、全国的重要木材产品交易市场。木材加工行业已逐步成为苏北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苏北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苏北大量发展林业,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环境美了、空气清新了、河水变清了、野生动物、鸟类增多了,城乡变成了绿色的海洋。   1.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风固沙   据测定,夏秋季节苏北农田林网内的温度较无林网地区降低1.4℃,相对湿度提高16%,风速降低33.4%,农作物产量可提高12%-15%。宿迁市气象部门测算,1985年之前,杨树没有大面积推广,宿迁地区平均风速为3.3m/s,年平均大风天数为10.4天。速生杨树推广后, 年均风速为2.3 m/s,平均大风天数为4天,分别减少1m/s、6d/y[1]。   2.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   苏北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土壤以黄河泛滥带来的黄土为主,质地疏松、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杨树的大面积种植,能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水土状况的作用。废黄河两侧的杨树速生丰产林网,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效果非常明显。同时,杨树的大面积种植,使空气湿度相对增加,降水趋于平稳,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3.形成新的生境、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   杨树林下光线暗、温度低,种植食用菌等阴性植物,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杨树林下套种经济作物、林下进行家禽、家畜养殖等,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这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苏北地区在郁闭前的杨树林下套种小麦、油菜、花生等农作物;大密度造林的林地郁闭后,进行家禽散养,发展生态畜牧业,发展食用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二)杨树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杨树产业的发展、杨树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杨树产业对苏北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1.杨树资源发展迅速、分布日趋集中,病虫害加剧   江苏杨树资源日趋向苏北地区集中。2002年全省24.05万hm2杨树成片林中,苏北五市有16.40万hm2,占全省的69.19%。2005年全省杨树林面积增加到62.36万hm2,苏北五市达56.00万hm2,占全省的89.80%。苏北的徐州、宿迁、淮安三市的集中程度更高。2005年,三市杨树林其面积达42.92万hm2,占全省的68.83%、苏北地区的76.42%。   经历了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苏北地区树种趋于单一。给苏北森林生态带来隐患。近年来苏北杨树林溃疡病,履蚜,虫蛾等病虫害经常大暴发,严重时曾出现成片杨树林死亡,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量农药被使用于杨树病虫害的防治,这些农药在杀死大量有害的目标生物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