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欢迎中外记者访湖北省代表团
欢迎中外记者采访湖北省代表团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北省代表团
宣传手册
湖北省代表团办公室
2011年3月
目录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湖北省人大工作概况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全省面积约18.5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94%。2009年底统计,全省总人口6141.88万人。全省现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
湖北人文历史悠久,是中国开发较早的省份之一。今荆州市江陵区纪南城为楚郢都遗址,是长江流域“楚文化”的中心,楚国曾建都于此达400多年。境内淡水湖泊众多,有“千湖之省”的美称。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流经湖北1061公里,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在本省宜昌境内。湖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山岳、江河、湖泊、溪流、温泉、溶洞等6大自然景观和荆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世界文化遗址、宗教文化、巴土文化等6大人文景观,长江三峡、辛亥革命遗址等山水名胜与文物古迹二者兼备,宜昌的三峡大坝观光区和武汉的黄鹤楼是两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点。湖北是中国中部最大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省会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湖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唯楚有才”的美誉;省会武汉科教优势十分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中心,第二大智力密集区。湖北是全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武钢是中国钢铁基地之一。十堰市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中心之一,有“汽车城”之称。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的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逐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8个城市(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合体(简称“1+8”)。2009年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0年,湖北省积极应对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涝灾害,统筹做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完成。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6%,化学需氧量排放下降1.16%,二氧化硫排放下降1.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8%,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9%,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8%。人口自然增长率4.31‰。2010年目标的全面完成,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圆满结局,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提出并实施“两圈一带”总体战略,全面启动“两型”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改革开放最有成效、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多项指标增幅创历史新高,为全省“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连上台阶
生产总值保持13.9%的较快增幅。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平均每年递增13.9%,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也快于“十五”时期3.7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突破了1.5万亿元。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为6590.19亿元;2006年突破7000亿元,达7617.47亿元;2007年突破9000亿元,达9333.40亿元;2008年跨入万亿俱乐部,达11328.92亿元;2009年进一步扩大到12961.10亿元,2010年突破1.5万亿元,达15806.09亿元,比2005年净增9215.9亿元,翻了一番多。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 “十五”期末的2005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410.45美元;2007年突破2000美元,为2178.55美元;2009年突破3000美元,达3317.24美元;初步测算2010年可以突破4000美元大关。
经济总量居全国第11位。从GDP在全国的排位情况来看,2005年湖北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居第12位,2010年升至第11位。
结构调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