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述评
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述评
[摘 要]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共同关心的议题。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极端天气和空气污染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文学对于认识和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危机,究竟有何作用?正成为批评家们关注的重点。兴起于21世纪初文学中的气候书写研究,是对现今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回应,它主要考察文学文本中所呈现的气候的物质意义,各种气候现象与人类文化之间相互交织的关系,以及对由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反思。探讨英语文学中气候书写研究的兴起,系统梳理该项研究的现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中的气候书写,同时也为解决目前的气候变化危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气候书写;文学批评;人类世;生态批评
一、气候书写研究的兴起
进入21世纪后,气候变化愈演愈烈,冰川消融、物种灭绝、极端天气和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相关资料表明,我们目前的陆地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1.5℃。人类的生产和工业活动每年向地球大气排放至少一亿六千万吨的二氧化硫,这一数值是地球自然生成数量的两倍多。气温升高和冰川消融已导致大量物种灭绝。与此同时,高温、洪涝、暴雨等自然灾害频现各类新闻报道。2005年的“卡特里娜”飓风以及2017年接连登录的飓风“哈维”和“艾玛”,给美国和加勒比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大批人员沦为“气候难民”。2017年6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这使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显得更加不明朗。气候变化不仅引发各种自然灾难,还加剧了性别歧视和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科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候变化危机,因为科学本身无法触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人对自然的压迫、性别政治和环境正义等意识形态问题①。换言之,气候变化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学中的气候书写研究正是诞生于气候变化这一生态危机的现实之中。自诞生之初,文学中的气候书写研究就具有极强的现实指涉意义,它旨在号召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危机的严峻现实,引导人们思考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深刻影响以及探寻解决这一危机的出路。
如果说气候危机现实是气候书写研究诞生的根本原因,那么有关气候变化的文学作品的产生则是该项研究诞生的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欧美兴起“气候小说”(cli-fi),大量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小说面世。“气候小说”这一新造词由驻中国台湾的自由新闻记者丹?布鲁姆 (Dan Bloom)首先提出。这类小说可被归为科幻小说(sci-fi)的一个子类型,是指以气候变化及全球变暖为主要描述对象的小说②。第一部直接涉及气候变化的小说是亚瑟?赫索格 (Arthur Herzog)1977年出版的《热浪》(Heat)。20世纪80―90年代有多部“气候小说”问世,如乔治?特纳 (George Turner)的《大海与夏天》(The Sea and Summer,1987)和罗曼?斯宾纳德(Norman Spinrad)的《温室夏季》(Greenhouse Summer,1999)等。2000年以后,“气候小说”进入繁荣期,大批有关气候变化的小说相继出版,保罗?巴奇加卢皮(Paolo Bacigalupi)的《发条女孩》(The Windup Girl,2009)和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追日》(Solar,2010)便是其中的代表。“气候小说”通常将场景设置在未来时间,通过描写末日景象唤起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具有警示意义。此外,戏剧家和诗人们近年来也开始频繁使用气候变化的题材进行创作。有关气候变化的戏剧着重表现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或是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心理问题和家庭伦理困惑。唐?德里罗(Don DeLillo)的单人剧《雪的语言》(The Word for Snow,2007)和迈克?巴特利特(Mike Bartlett)的《伦敦地震》(Earthquakes in London,2010)就是其中的代表作。2007年,英国当代作家尼尔?阿斯特利(Neil Astley)编辑出版了《崩裂的地球:生态诗歌》(Earth Shattering: Ecopoems),其中收录了多位当代英国诗人有关气候变化的诗歌作品,阿斯特利希望通过这部分诗歌作品向读者展示“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①。2008年,英国作家保罗?芒登(Paul Munden)汇集众多当代英国诗人有关气候变化的诗歌,出版了诗集《感受压力:诗歌与气候变化的科学》(Feeling the Pressure: Poetry and Science of Climate Change,2008)。芒登的这部诗集按主题分为“趋势”“极端”“影响”“行动”和“同谋”五部分,其中每一部分的前言都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CT 2112-2012 塑料防护排水板.建材建工行业标准.pdf VIP
- 08J907 洁净厂房建筑构造.pdf VIP
- 某企业设备机长负责制.docx VIP
- 《第六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解读.pptx
- 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竞争战略研究.pdf
-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2010汇编.doc VIP
- 【新教材】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认识地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JIS-H5302-2006铝合金压铸件(中文).pdf VIP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pdf VIP
- MEGMEET麦格米特MC160增强型系列PLC随机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