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苏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随着旅游业的深度发展,“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苏州“非遗”资源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开发建议与对策,以期在体验经济发展趋势下充分挖掘“非遗”资源的旅游?_发潜力。
[关键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1244
随着大众审美和艺术鉴赏水平的提升,游客日益关注旅游的文化内涵,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景点旅游逐渐兴起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同时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摆脱生存困境,提高生命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
1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优势
1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
苏州非遗资源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禀赋条件,拥有昆曲、古琴、端午习俗、宋锦、缂丝、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6项世界级“非遗”项目,苏绣、吴歌、苏州评弹等3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藏书澄泥石雕、苏州碑刻技艺等124项省级“非遗”项目,金属凿刻、发绣等159项市级“非遗”项目以及205项县区级“非遗”项目,资源优势明显(见下表)。
12苏州旅游发展环境优势
苏州作为重点旅游城市,拥有古典园林(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耦园、环秀山庄、艺圃、退思园)和大运河苏州段(4个河道和7个景点)两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共计26个世界遗产点分布于苏州,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苏州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域旅游,推动旅游业融合发展和新业态培育,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游客满意度稳居全国前列,旅游营销成效明显,为“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3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高
尽管“非遗”资源的遗产价值比较高,但并非所有“非遗”资源都适合进行???游开发,具有旅游开发潜力的“非遗”资源,除了文化价值外,还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展示方式多样。主要有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种方式。静态展示包括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等,动态展示以制作过程的现场展示为主;②体验性强。游客在观赏的同时亲身体验,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159项苏州市级“非遗”中,约53%为传统手工艺类,适合多样化展示。传统手工技艺类和民俗类项目既有可参与性,又有广泛的大众群体基础,适宜进行体验旅游开发,如苏绣、苏派盆景制作、轧神仙庙会、元宵灯会等。
2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主要形式
苏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具有前瞻意识和创新精神,2013年发布《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提出“抢救性保护、记忆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分类保护方案,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服务和旅游项目。
目前,苏州“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博物馆及展馆
博物馆主要有综合类博物馆和艺术类博物馆两种。综合类博物馆以苏州博物馆为代表,苏州博物馆知名度高,客流量大,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与苏州博物馆联合举办了苏艺天工系列展览,先后展出了蒋喜等“非遗”大师的玉雕、刺绣、澄泥石刻、宋锦、古琴等传统美术和手工技艺类作品。
艺术类博物馆主要有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御窑金砖博物馆、碑刻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
展馆以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为代表,通过多种现代展陈方式和手段,将宋锦、缂丝、苏绣、核雕等“非遗”资源多方位、多视角地进行演绎,集中展示苏州“非遗”项目。
博物馆及展馆展示是目前苏州“非遗”资源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但多为静态展示,缺乏高质量的演示与解说。
22演艺活动
昆曲是“非遗”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案例,通过昆曲博物馆、山塘街昆曲馆、留园、周庄古戏台等场馆及景区的展示与演出,成为苏州文化旅游亮点,也推动了昆曲的保护与传承。
然而,昆曲、评弹、吴歌、苏剧、宣卷等戏剧曲艺类“非遗”资源在转化为旅游产品后往往存在语言障碍,对大众游客的吸引力不高。
23节庆活动
苏州历史悠久,流传下来的民俗节庆活动众多,如端午节、轧神仙庙会、东山三月会等。盘门景区围绕端午主题开展民俗文化节,举行祭祀伍子胥、包粽子等民俗活动,让游客亲自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了解端午节的深厚历史。轧神仙是苏州民间最大的庙会,每年农历四月的轧神仙庙会已经成为苏州百姓的一场狂欢活动。
节庆活动是民间自发形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