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谢扶雅对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吸收和融会
兼与怀特海上帝观之比较
王 锟
受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影响,谢扶雅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验和沉思,逐渐形成 自己的宗教思
想。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 “宗教的哲学反省”与 “神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两个阶段。
1926—1946是 “由社会倾向而至个独沉思”时期,此即 “宗教的哲学反省”阶段,他对宗教的
本质、演进及理性化等问题的思考,其 中可见怀特海宗教哲学的清晰烙印。I946年之后的阶段
是 “由沉思而更至综合”时期,此即 “综合创新阶段”,他把中国传统的 “中和思想”与怀特
海的 “过程上帝观”相互融会而形成 “中和神学”,这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理论之一。就
上帝观来说,谢扶雅与怀特海之间有很大的相契性。
关键词:谢扶雅 怀特海 宗教哲学 中和神学 上帝观
作者:王锟,1973年生,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 (1861—1947),可以说是2O世纪西方最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形而上
学家。他反对西方哲学传统心物两歧、主客对立、自然与生命隔阂的二分法 ,建构了迥异于西方
传统形而上学的有机主义和过程哲学,并转入宗教的沉思,提出了著名的 “过程上帝观”,直接
开启了 “过程神学”的先河,对现代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很大。其实,中国基督教思想家谢扶
雅,曾亲炙怀特海并服膺于其思想,正是在吸收怀特海的宗教哲学和上帝观的基础上,他把基督
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融合,创立了 “中和神学”,成为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回顾这
段历程,探讨他与怀特海的关系,反思他的神学思想,对于基督教思想的创进与本土化,必将有
所裨益。
一 、 谢扶雅与怀特海之姻缘
1925年,受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推荐 ,谢扶雅赴美进修,进入芝加哥大学神学院学习。在
那里,他选修了神学院院长马绣诗 (ShalerMathews)的 “社会神学”、史密斯 (G..B.Smith)
的 “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海意腾 (AugustusHayden)的 “比较宗教学”、安姆士 (Ames)和卫
萌 (H.N.Wieman)的 “宗教哲学”以及米德 (GeorgeMead)的哲学史等课程。1926年秋,
因钦慕怀特海的思想 ,谢扶雅转到怀特海执教的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他注册了安道华神学院
(AndoverTheologicalSeminary),但在该神学院并未读学位 ,甚至没有在此听课,而是选修了哲
学系的许多课程。在哈佛哲学系,他聆听了怀特海、霍金 (w.E.Hocking)、培黎 (RalphB.
Perry)、穆亚兄弟 (GeorgeF.andEdwardMoore)等人的授课。其中,怀特海对他的影响最大。
. 112 .
论谢扶雅对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吸收和融会◎
埘扶雅说: “读其 《宗教在创造》 (ReligionintheMaking,Macmillan,1926)一书,深深服赝
R‘eligiondealswithsolitude’一言点醒,遂由社会化一百八十度转到个体化 (Individualiztion)。
这便是我那一阶段 (1926--1946)二十年间的生活重心。”① 我们知道, “Religiondealswithsoli-
tud”一句话,是怀特海 《宗教在创造》一书中所揭示的 “宗教”的本质。怀特海认为,宗教是
人幽居独处的经验 ,没有幽居独处的经验,则无宗教感可言。宗教本质上是关于个人内在生命的
经验,而社会性的宗教狂热、布道活动、教会 、仪式及行为准则等等,都是宗教外在的装饰。怀
特海强调,宗教的本质是内在的个人体验而不是外在的社会化活动。按怀特海的看法,谢扶雅 以
前所做的教会工作 、布道活动、祈祷仪式、行为准则都是社会化的活动,它没有触及宗教的实
质。这种观点给谢扶雅以很大的刺激,促使他由外在社会化的宗教活动,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
验和沉思,这就是 “遂 由社会化一百八十度转到个体化 (Individualiztion)”之意。从 1926到
1946年甚至之后的很长时间里,谢扶雅进行着宗教体验和哲学沉思。1927年归国后他为青年协
会所撰写的 《人格教育论》和 《宗教哲学》二书,还有随后的 《人生哲学》、 《中国伦理思想
ABC))、《基督教纲要》、 《个人福音》、 《基督教与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