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庄子思想心灵抚慰作用
论庄子思想心灵抚慰作用
摘 要:基于对道的体认,庄子一方面极力张扬道的精神,消解世俗社会的价值体系,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高举生命的旗帜,张扬生命之本真,追求逍遥自适的人生,能给人以情感慰藉与生命的归宿感。这对中国古代失意的士人尤其是乱世之中的弱者犹为重要。庄子思想的精神抚慰作用与阿Q精神胜利法根本不同。??
关键词:庄子;思想;抚慰;作用??
中图分类号:2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2―0141―04??
世道人心千变万化,人的情感微妙易惑,当人生失意时,当忧愁悲苦侵扰时,当人的心灵需要呵护时,到哪里找到精神的寄托与归宿呢?我们知道,中国古人的宗教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统一的国教,大多数人无法从宗教中获得彼岸世界的慰藉与心灵的安宁,而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
庄子学说以无为本,一方面极力张扬道的精神,消解世俗价值;另一方面高举生命的旗帜,追求逍遥自适,给人以情感慰藉与生命的归宿感。可以说,庄子以道为基点,以无为、虚静为内核,构筑了一个物与我齐同、悲与喜交融、幻灭与逍遥相生的“心灵花园”,这与儒家积极用世、致力于“方内”的学说相互补充,成为中国古人尤其是士人疗治世事创伤的精神良药。
一、道的精神
毋庸置疑,《庄子》一书主旨是来释道的。道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在庄子看来,道至少具有三个层次的涵义。
首先,道具有创生性,是万物之灵魂。《大宗师》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L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这是《庄子》一书论道最为集中的一段。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道既自本自根,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已存在,又产生了天地,无所不能而又不可知见。《知北游》中又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渔夫》篇还说:“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正因为有了道的存在,天地万物才得以产生,才得以昌盛。
其次,道具有遍存性,万物皆有道。《天地》篇中说:“行于万物者,道也。”道存在于万物之中。关于这一点,《知北游》有“每下愈况”寓言: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恶乎在?”庄子回答说“无所不在”;之后,当东郭子进一步发问时,庄子分别以“在蝼蚁”、“在?稗”、“在瓦甓”、“在屎溺”予以回答,说明道的无所不在。李约瑟在论述道时曾经指出:“道乃是这一秩序的无所不包的名称,是一种有效验的总和,是一种反应性的神经介质……全部智慧就在于增加这相互联系作用的宝库中被直觉到的类比对应物的数目。”①可以说,庄子之道,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是总集,都是总和。
最后,道具有不可言说性,只能体悟。《知北游》篇中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在庄子看来,道既然是“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的,但它又客观存在,所以人们只能体道。《知北游》中说:“夫体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体道即是“精神上与道为一体”②,是心与道契合的过程。我们知道,殷商统治时,殷人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位人格神,主宰着自然与社会的一切事物,而自然属性又是其神性的主导方面”③,周代殷后,为巩固其统治,周人的至上神由殷人的“上帝”观念逐渐深化为“天”。周人天的观念既包含万物,又产生万物,具有更为宽广的覆盖性和抽象性。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道的阐释,其目的主要是“抬高自然的、形而上的哲学本体‘道’,压低社会的、人格化的神‘天’”④,这是对西周以来天命观念的一种否定和批判。
道的创生性、遍存性和不可言说性,既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念,又使人的主体精神得到极大的张扬。这样,庄子之道就具有了强烈的主体精神,心与道为一,道的创生性、遍存性赋予了心(精神)极强的主观能动性。换句话说,在人生的层面上,人的心灵(精神)与道契合了,拥有了道,就具有了心灵上的支撑,形成了精神上的强势,如君临天下般,无往而不胜,无往而不利。
二、消解世俗价值
《庄子》文章中,笼罩着一种悲怨之气。明人陈子龙在《谭子庄骚二学序》中称庄子为“善怨者”,并在《庄周论》中对庄子之“怨”作了专门论述。他说:“庄子,乱世之民也,而能文章,故其言传耳。夫乱世之民,情懑怨毒,无所聊赖,其怨既深,则于当世反若无所见者。忠厚之士,未尝不歌咏先王而思其盛,今之诗歌是也。而辨激悲抑之人,则反刺诟古先,以荡达其不平之心,若庄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新高考政治真题试卷(山东卷).pdf VIP
- 2025年最新详版征信报告个人信用报告样板模板word格式新版可编辑.docx VIP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 月考英语试卷(10月份).docx VIP
-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培训课件.pptx VIP
- 《现代汉语》各章练习题答案汇总 .pdf VIP
- 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全过程管控培训课件.pptx VIP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培训课件.pptx VIP
- 培训课件_1411dxs小天鹅纯臻2.0新品1411DXS系列.pdf VIP
- 2022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共管理专业综合基础考研真题.pdf VIP
- 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