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语法知识,扫清高中语文学习障碍.docVIP

补习语法知识,扫清高中语文学习障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习语法知识,扫清高中语文学习障碍

补习语法知识,扫清高中语文学习障碍   在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感到语文学习越来越吃力,语文成绩比初中下滑了;语文老师感慨学生的语文素养比较差,现在的高中学生有的连动词、名词、形容词都弄不清楚,可见他们的语文素养达不到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这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带来了困难。大家都知道高中的语文教学比初中的难度更高,内容更丰富,要求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比如语法知识方面,高中的语文教学是比较重视的,在分析文段的层次、辨析病句、学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方面往往用到语法知识。由于近年来中考不涉及语法知识,所以初中语文教学淡化甚至不教语法知识。因而初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够顺畅地衔接,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高中语文教师有义务和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帮助学生扫除语法知识残缺的障碍。在高一初期给学生系统地补习一些语法知识,并且联系高中语文学习的现状,讲练结合,总结规律,在以后的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化巩固,逐步达到高考的目标要求。   一、复习语文基础语法知识   (一)复习现代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基本知识,知道它们的语法性质作用。难点是区分名词和动词,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和形容词。这些知识在辨析文言文的词类活用要用到。   (二)复习现代汉语短语的基本知识、结构特点,学会辨别各类短语。如调查研究(并列短语)、突然听到(偏正短语)、蓝色天空(偏正短语)、人声鼎沸(主谓短语)、相信自己(动宾短语)、富得冒油(动补短语),这些知识在辨析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要用到。   (三)复习现代汉语单句成分的划分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的构成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主+状+谓+补+定+宾+补   例如:(寂寞的)我‖[最近]去lt;了gt;lt;一趟gt;北京。   (状+动+补)   主语 谓语 宾语   二、理解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与以及现代汉语中词的用法的联系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词的用法相比较明显不同,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一)文言文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明确概念: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作状语,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能作状语,在句子中起修饰作用。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这里的“日”,作每天讲,是表示时间频率的,做句子的状语。   2.名词用作动词   告诉学生两个概念。①动词:表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如打、哭、走、灭亡、建造等。要区分动词与名词的不同。②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作动词。   如:“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这里的“蹄”本来是名词,动物的蹄子,这里是驴子“用蹄子踢”,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是名词直接作动词“游泳”。   3.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样”。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本是王侯的意思,这里是“让……称王”,很明显有“使宾语怎样”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把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本是名词“客人”,这里是“把……当作宾客”,即认为“其父”是宾客。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本是动词“出去,进来”,这里是“产出、收入的物产”,作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是动词作使动用法,“活之”译为“救活他”。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的词语。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