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农民工身份认同与语言选择关系研究.docVIP

西安市农民工身份认同与语言选择关系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安市农民工身份认同与语言选择关系研究

西安市农民工身份认同与语言选择关系研究   关键词:西安市;农民工;身份认同;语言选择;制度身份;职业角色   摘要: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西安市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产生了分化。“尔即尔所言”,语言表达身份。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发现,身份认同的多元化促使农民工的语言选择出现多样化,不同的语言选择体现了他们不同的群体归属感:认同自己农民身份的人多使用家乡话;认为自己是市民的人用西安话的几率高于其他身份认同的人,认同自己非农民身份的人多根据交流情景在家乡话和普通话之间进行语码转换,但在农民工眼中,普通话还不是西安市民身份的标志。西安市农民工语言选择的多样化反过来又强化了他们身份认同的多元化,并且有着和其他城市农民工一样的语言选择。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4-0036-07   Abstract: Various factors differentiate the migrant workers in Xian in respect of their own identities. “You are what you say.” Because language is the expression of identity, multiple identities lead to the diversity in the choice of dialects among migrant workers. Different linguistic choices reflect their different group belonging. Those identifying themselves with farmers would prefer to use farmers dialects, those with local urban residents would use Xian dialects, and those with non farmers switch codes between dialect and Mandarin according to the communication scenarios. As for farmers, Mandarin is not the sign of the identity of Xian residents. In turn, diversifi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ir use of dialects in Xian reinforces that of their identities. The language choice among Xian migrant workers resemble that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n other cities.   一、引言   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为农民,但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特殊人群〔1〕。据有关专家调查,目前西安市大约有农民工110~140多万人〔2〕,是陕西省农民工人数最多、也最为集中的地方,因此,处理好农民工的问题,对大西安建设和西安国际大都市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处理好这个具有特殊身份群体的问题,就首先要了解他们各方面的状况,而要了解其状况,语言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社会语言学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尔即尔所言,意即语言表达个人身份。斯图亚特?霍尔和福柯先生都认为,是“话语自身建构了使它因此而有意义和有效的主体的位置”〔3〕。也就是说,身份其实是由话语的具体实践构建起来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戚雨村教授亦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共识,他认为:语言的社会功能传递非语言信息,即言语行为折射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信息,比如:社会关系、社会身份、语体特征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意义①。可见语言与身份关系密不可分。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确认身份的过程就是建构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语言上表现为通过选择与对方相同的语言或社会威望比较高的语言来寻求一种群体归属感。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西安市农民工语言选择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本调查主要选择了西安市农民工中的三类人群,即从事建筑、家装和环卫工作的工人进行调查。我们做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如下的考虑:西安市的建筑工人中外省人比较多,居住也比较集中,他们工作、生活中交往的大多是自己的老乡;家装工人多来自不同省份和陕西省不同地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交往的人比较杂、居住较分散;环卫工人多半是本省或西安市区的农民,他们的交往圈子以本地人为主,又多和家人居住在一起。这三类人群来源不同、交往圈子不同,身份认同就会有差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