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范成大使金诗思想艺术特色
试析范成大使金诗思想艺术特色
摘 要:范成大以田园诗蜚声文坛,其《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尤为人所称道。所以人们常常将范成大归为田园诗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因为其爱国题材的诗也颇值一提。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他出使金国时所写的72首“使金诗”。本文尝试通过这组作品来分析范成大此类诗歌所具有的思想艺术特色。
关键词:范成大 爱国诗 使金诗 思想艺术特色
宋室南迁,成就了南宋一大批爱国诗人和词人。“提起爱国诗篇,人们自然想到同期诗人陆游。其实杨(万里)范(成大)两家爱国诗也是不可忽视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的风格手法和陆游不同,表现得较为含蓄深婉,不像陆诗那么豪迈劲直罢了。”[1]范成大最令人瞩目的爱国诗,当属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他以“祈请国信使”身份出使金国时所写的一卷七言绝句(见《范石湖集》卷十二,以下简称“使金诗”,也有些学者称之为“纪行诗”),“感情深婉,回味无穷”(同上)。使金诗记下了他出使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内容相当广泛。而对这样一组“不论从内容讲和艺术上讲,都可称为杰作”[2]的重要作品,大多数文学史家只注意其具有一定的史诗价值,很少有人从中分析范成大此类诗歌所具有的个人特色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底蕴,本文试图从此方面稍加探讨。
公元1170年,范成大奉命出使金国求陵寝地及更定受书礼。此二事关系到朝廷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辱,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他毅然奉命远行万里。在金国君臣的威胁震慑下,范成大仍反复申辩,抗辞不屈,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虽然范成大此行在外交使命上并未取得结果,但是其爱国精神和誓与汉节共存亡的气概却在当时乃至后世被人们广为传诵。范成大在使金途中创作了72首深婉沉痛、震撼人心的使金诗,将其忧国之情和悲悯之心寓于诗中,呈现出诗人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及深沉的思想底蕴:
一、“愿言续春秋”――具有实录特色的诗史
南宋中期,笔记著作盛行。范成大平生雅好志述,又有 “愿言续春秋”的诗心,他的行旅诗颇有 “以游记为诗”的特色和实录倾向。使金途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政治使命感和史的意识使他的诗歌在写法上趋于实录。周汝昌认为 “‘诗史’这个称号,自杜甫以次,无人足可承当,范成大当南渡之际,庶几仿佛其遗风。”[3]
自从宋金“和议”以来,每年往来于南北的使臣络绎不绝,这些使臣中,只有极少数的有心之士曾把北行的见闻记录下来。范成大的这组诗,几乎是以日记的方式用诗歌进行写作,他每到一地遇一事,就有对一地一事的观察和反映,这些诗作和纪行文《揽辔录》都成了宝贵的历史社会文献。他随时随地描写沦陷区的真实情景,而贯串在这些反映和描写之间的则是一条极其鲜明有力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从而使这72首绝句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范成大的爱国情感,或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凭吊,或通过对沦陷区残破景象和遗民痛苦的描述,或通过对敌人的揭露和讽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其感情往往通过对所接触的某一地方、某一个人、某一真实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因此他诗中的人物、事件、景物、地点,大多是诗人耳闻目睹的,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例如在《相国寺》诗题下小序中说:“寺榜犹佑陵御书,寺中杂货皆胡俗所需而己。”这是诗人亲眼所见的真实情况。然后诗中写道:“倾檐缺吻护奎文,金碧浮图暗古尘。闻说今朝恰开寺,羊裘狼帽趁时新。”写出今日相国寺残破荒凉的景象,可谓是真实的记录,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的沉痛悲愤之情。
日本学者大西阳子认为范成大纪行诗受杜甫影响。杜甫确有两组纪行诗,题目基本上为地名,体裁均为五古,为有意创作的组诗。范成大的纪行诗明显受杜甫影响,题目也是以地名为主,形式上均为七绝。但总的来看,杜诗仍未背离 “抒情言志”的诗学传统,主要表达诗人对人生及国家民族命运的感受和看法。相较而言,范诗写法上更客观、更重实录。他尽量以客观的笔调叙写所见,很少夸张,甚至连比喻也不多用。虽然这些诗大部分仍未突破“抒情言志”的传统,但比起杜诗,它在发挥“记录”功能这一方面确实更进了一步。这种思想的产生与范成大生活的时代有密切关系。当时修志蔚然成风,修纂方志除了有明显的“资治”目的,还能通过修方志唤起被阅者的“家园感”和爱国热情,对于树立保卫疆土、收复失地的信念有积极的效果,这也是范成大写这组诗的原因之一。用诗的形式记录那些方志所宜载的内容也是出于一种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正因为在诗人看来,这些内容对于一个王朝的意义要远远大于抒发一己的情志,所以他才勇于走出抒情、言志的传统,让诗歌承担起 “记录”的功能。
二、深婉曲折、意蕴深长的表达方式
这一组使金诗是范成大爱国情怀的自然流露,表现力强,意蕴深沉。范成大在其使金诗中除了一些抨击金军残暴野蛮的诗作之外,更多的是以深婉曲折、意蕴深长的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