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意写些《房地产经济学》四个要点
房地产经济学是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的理论化和系统化,以揭示和反映
房地产经济运行规律为宗旨,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门类。房地产业
是一个独立的大产业,是产业结构链中重要的一环,所以房地产经济学的基
本学科定位应该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归属于部门经济学。
一、房地产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房地产经济学是多学科的交汇,所以涉及的理论不仅多且复杂:大体可
分为相互关联相互依从的三 个层面:
一是核心理论层如地租理论、房价理论、区位理论等;
二是直接支配房地产运行的一般理论或内层理论,如房地产投资、房地
产开发建设、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周期等理论;
三是间接影响房地产经济运行的外延交叉理论,如外部性理论、宏观经
济周期理论、泡沫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这种分
类不一定严密科学合理,其目的在于凸显不同理论在支配和影响房地产经济
运行时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在揭示和反映房地产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规律时
也会有差异。
(一)地租理论
地租是指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付的租金。地租理论是研究存在地租时
的经济规律的理论。现代地租理论与古典地租理论的观点基本相同。
地租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等级土地生产的商品产量存在差异。优等地上的
级差地租等于土地上的商品带来的收入与成本之差。
(二)房价理论
房价理论研究的房屋价格形成和变动规律的理论,房价理论的重点,是
城市房价理论。
当前城市房价理论包括房价基本理论、特征价格理论和收益模型理论。
房价基本理论 房价基本理论奠基人是华人经济学家,房价基本理论中,
住房的有用性指消费者对住房的大小、装修、地段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价,
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住房时,尽可能选择有用性高的住房。劣
等住房是指建在最差的地段上的住房,一般情况下,劣等住房就是城市边缘
的住房。
房产市场完全竞争时,城市中某套住房的价格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该
套住房的有用性,城市边缘住房(劣等住房)的有用性,城市边缘住房(劣
等住房)的生产成本。城市中某套住房的价格 P 与该套住房有用性 U 成正比,
与城市边缘的住房的有用性 U0 成反比,与城市边缘的住房的生产成本 C0
成正比。
房价基本理论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
上式中,P 为某套住房的价格,U 为该套住房的有用性,U0 为劣等住房
(城市边缘的住房)的有用性,C0 为城市边缘的住房的生产成本。
特征房价理论
特征价格理论以 Kain and Quigley (1970),Wabe (1971) ,Evans (1973),
Anderson 和 Crocker (1971)、Henry M. K. Mok 等(1995)、Piyush tiwari
(2000 )、Sibel Selim (2008 )等为代表。以Lancaster (1966)的消费者理
论和 Rosen (1974)的特征价格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特征价格模型(Hedonic
Price Model ),是近几十年来房价模型的主流模型之一。
特征价格模型的思路是:住房由于具有各种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征,从
而能按照某一价格出售(Rosen,1974 ),住房之间的价格差异来源于住房之间
的特征的差异(Chin T. .L.,Chau K.W., 2003 ),从而,可把住房的特征作为
解释变量,把住房的价格作为被解释变量,采用数学工具(统计学)建立房
价数学模型。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来描述,就是:
上式中,P 为某住房的价格,Z 为住房的特征向量(住房的交通、治安、
教育、装修、新旧程度等),ɛ为随机误差项。
收益价格模型理论
收益模型理论认为房价是住房预期收益(即房租)的折现。收益模型为:
其中,P 为房价,R1 ,R2, ,为历年的房租,t 为利息率。
(三)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揭示人的活动空间以及活动空间之间的联系的理论。历史上
的区位理论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中心理论等。
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于
1826 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