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清照词语言特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李清照词语言特色

试论李清照词语言特色   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以前的词论家就曾称赞她的词“压倒须眉”。作为女词人,她的词写来与前人迥然有异,自出机杼,在艺术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这是清照词最突出的特点。因此,我想从语言角度探讨一下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1 李清照词语言的创造性      《蕙风词话》说:“填词之难,造句要自然,又要未经前人说过。”这样才能产生具有美学价值的创新。李清照词的语言在这一点上是很突出的。她的创新出奇,无懈可击。雅俗共赏,浑如天成。   李清照词语言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通俗语言的运用方面。李清照词的语言从字面看并不深奥,绝无晦涩难懂之嫌。她扫除陈陈相因的珠、翠、脂、粉等字眼,代之以生动活泼的民间口语,至今读来还是非常新鲜,创造了全新的文学语言,浅显易懂,而又朴素淡雅,与浓艳香丽的花间词风截然不同,使读者耳目为之一新。明代杨慎《词品》评论说:“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绿肥红瘦”四字更是富有独创性。一夜春风,娇花凋零,绿叶肥壮,这便是雨后海棠。一个“肥”,一个“瘦”,一个“红”,一个“绿”,以小见大,以具体喻抽象,在时间的突然凝聚中推出直观的形象,对比强烈而又鲜明,不仅语句清新,而且词意清俊,无限凄婉又妙在含蓄。清王士祯在《花草蒙拾》中曾进行了评论“人工天巧,可称绝唱。”确实,炼字炼句,工巧不易,平淡入妙音则更难。李清照的炼字炼句,正是“大巧谢雕琢”(陆游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语),清新浅俗,浑成大雅。试看下面的例子: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   于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昕人笑语。   (《永遇乐》)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念奴娇》)   这些常语浅淡自然,朴实无华,可蕴含极其丰富,犹如美酒,越品越觉其绵厚芳醇。李清照创造性地把被正统文人鄙视的民间口语用到词作中。从而翻陈出新,化俗为雅。这些文学语言似拙实工,情味隽永。彭孙嵛《金粟词话》说,李清照词“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李后主白描笔法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说是李清照词语言的最大特点。   其次,李清照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成句的手法如巧匠运斤一般。李清照提炼文学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据粗略统计,李清照现存的七十多首词作中(包括存疑品)或用典故,或点化前人诗句词句的,就近一半。她选用前人语句融入己词时,既不像周邦彦那样“征词引类,推古夸今,或借字用意,言言皆有来历”;也不像贺铸那样“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而是赋以新意,犹如海绵吸水,使人不易觉察。如《念奴娇》中“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是直接借用《世说新语?赏誉》篇,嵌入词中,如同己出,自然浑成。再如,《醉花阴》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脱胎于宋无名氏“人与绿杨俱瘦”而又过之。因为“人与绿杨俱瘦”只是写出了景物的萧条和人物的瘦削。而“人比黄花瘦”之句,一则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玉人相比拟映衬,境况相类。形神相似,创意极美;二则因花瘦而触及己瘦,请宾陪主,同命相恤,物我交融,手法甚妙;三则用人瘦胜似花瘦最深至最含蓄地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与词旨妙和无间,给人以余韵绵绵,美不胜收之感。清照词中写得最长、用典最多的,恐怕要算《多丽?咏白菊》了。全词二十八句,使事用典竟有十多处,而且有六处是以人名直接道出。清人况周颐在《烛花?m词话》中,对这首词的用典有过这样的评价:“李易安《多丽?咏白菊》,前段用贵妃、孙寿、韩掾、徐娘、屈平,陶令若干人物,后段雪清玉瘦、汉皋纨扇、朗月清风、浓烟暗雨等许多字,却不嫌堆垛,赖有清气流行耳。”确实,这些典故经词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作了艺术处理后,白菊的姿态、容貌、风韵、性格等等,都更显得委婉细致、生动奇特。而且,这些典故的运用,也很好的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感伤和对菊花的怜惜,它们被牢牢地统摄在词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之下,并深深地盯上了这种思想感情的烙印。由于用典得当,全词在结构和情感上,气脉贯注,首尾呼应,丝毫没有破碎堆垛之弊。虽然这首咏物词始终未提白菊。但人们却能从对这些典故的理解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白菊那清洁孤高的品格,这正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   此外,在叠字的运用方面,也显示了李清照词语言的创新精神。最典型的例子,当然是《声声慢》。前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叠十四字,分为三层,由浅而深,文情并茂,读后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状,如察其情,把形、神、貌巧妙地编织到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