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煜词中佛教意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李煜词中佛教意识

试论李煜词中佛教意识   [摘要]孕煜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骗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归宿的精神世界。李煜的词中表现出了很浓郁的佛教意识。本文试图从李煜词的悲剧意识、空虚梦幻的心理感受以及对消解苦难的努力的角度再读李煜词。李煜不仅有皈依佛教的虔诚,更有着词人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这是一种执著于探索生命的永恒、自由的文学和人生的态度。正是这样的探索和态度而不是他的亡国之悲叹遣就了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独有的价值和风景。   [关键词]李煜 词 悲剧意识 空虚梦幻 消解努力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69-02      李煜的词,无论在他的早期,还是在他贵为帝王时,或在他沦为亡国之君后,都充满了一种尘世的苦难气息。李后主用他的词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织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归宿的精神世界。      一、这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历史的误会      李煜做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是一位那个时代的艺术天才。“后主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李后主才高识博,雅尚图书,蓄聚既丰,尤精鉴赏。”“后主善书,道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清异录》)李煜的音乐才能也很高,这在他与大小周后的交往中可以得到印证。   李煜是中主李?的第六个儿子,按说帝位是轮不到他的。他生得阔额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这种所谓帝王之相,却使他颇受太子弘冀的猜忌。李煜为了避祸,自号终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一心邀游在自然和艺术的天地里,无心参与政事。“山舍初成病乍轻,杖藜巾褐称闲情。炉开小火深回暖,沟引新流几曲声。暂约彭涓安朽质,终期宗远问无声,谁能役役尘中累,贪合鱼龙构强名。”这是李煜早期所写的一首《病起题山舍壁》。山居生活,炉开小火,沟引新流,主人公杖藜中褐,颇有隐者风度。“浪花有意千重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这是李煜写于早期的两首《渔夫词》。风波江上,独来独往,天地之间,自由出入,何等的闲情逸致,又是何等的气派非凡。   李煜任情率真,毫无顾忌,纵情声色。“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云水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柏栏杆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这首《玉楼春》展示了豪华富丽、神采飞扬的宫中景象。晚妆初了,肌肤如雪,一队队宫娥鱼贯而入。风箫龙吟,歌乐喧天,在一片扑鼻的芬芳馥郁中,这位年轻的后主神驰心醉,连击栏杆。如此这般,却仍未尽兴,归时不许烛光照路,而要纵马踏月,独作清夜之游。   他写艳情生活写得最生动、最形象的要算《菩萨蛮》了。词中写道:“花明月暗茏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词叙述小周后私会后主时的情形。全词在精细地描绘环境氛围和刻画人物活动的同时,更注重表达人物的心态意绪,因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具有艺术魅力。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也可以看出李煜作为一个帝王的奢侈豪华。他纵情地生活,只是为了用片刻的欢愉来抵御无常的人生。“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因为看到了青春和美丽的转瞬即逝,所以有种及时行乐的想法。他看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所以及时行乐,潇洒人生,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没有什么值得去说的,可是他是一国之主,他的人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他还属于他的百姓,他有他作为一国之主的职责,可是他做得不够好。      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浓郁的悲剧意识      命运是捉摸不定的,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包含两种甚至多种极端的反差,李煜一下子就从至尊至贵的天子滑落到“臣虏”的地位。李煜亡国的痛苦更让他对于人生的不能自主有比常人更深的体会,因而他的词就常常由对自己一生的忏悔扩展到对整个“人生”的悲悯和怀疑,升华为对生命本体的感受。亡国后李煜的痛苦开始绵绵不绝,这是他创作源源不断、自然流畅的源泉。   当他过起屈辱的“臣虏”生活时,除了“日夕以眼泪洗面”外,就只是拿起词笔“长歌当哭”,抒写内心无尽的悔愧哀思。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词的开头四句,从大处落墨,极力渲染立国前后四十年的鼎盛繁华。然后,作者笔尖横折,写出一句自艾自叹的“几曾识干戈”。于是,富丽堂皇的帝王气象以及处处生辉的美好景象顷刻间淹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