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启超对比较研究法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梁启超对比较研究法运用

试论梁启超对比较研究法运用   内容提要:梁启超在赵翼《廿二史札记》的基础上,娴熟运用比较研究法,从纵、横的角度研究历史,这对于创立新史学和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不足,但梁启超对比较研究法所做的一切努力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梁启超 比较研究法 参考价值   中图分类号:K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0)02-62-64      比较研究法历史悠久,应用广泛。追本溯源,司马迁最早从纵横比较的角度研究山东诸国与秦国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差异,“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唐代刘知几则比较“编年”和“纪传”两种体裁的长短得失。宋明以降,史学持续发展,到清代初叶史学方法日臻完善。史家运用比较法取得硕果,最值得一提的是赵翼,其《廿二史札记》体现了“属辞比事”的特色,集比较法之大成。梁启超在肯定赵书的同时,注重比较研究法的运用,这对当代史学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对此略作探讨,以求教专家同仁。      一、肯定《廿二史札记》比较法      学贯中西的梁启超十分推崇《廿二史札记》,并吸收这种比较方法,运用到史学研究实践中,开了比较历史学的先河。   赵瓯北翼之《廿二史札记》,其考据之部分,与西庄、辛楣相类,顾其采集论断,属辞比事,有足多者。…心“比事”是排比事实,比事之法也就是比较研究的史学方法。梁启超认为赵翼《廿二史札记》用了大量的“比事”方法从事考据。赵翼如何“比事”?梁启超说:   学者读正史之前,吾劝其一一浏览此书。记称‘属辞比事,《春秋》之教’,此书深得‘比事’之诀,每一个题目之下,其资料皆从几十篇传中零零碎碎觅出,如采花成蜜,学者能用其法以读史,便可养成著述能力。   梁启超推崇赵翼寻觅资料的方法,并劝告读者吸取赵氏的“采花成蜜”之法读史著和研究历史,久而久之,资料搜集到一定程度,选择适当的专题,便可撰成史学著作。这与梁启超常说的“善抄书可以成创作”相似。对于赵氏具体方法,梁启超说:   惟赵书于每代之后,常有多条胪列史中故实,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此其物长也。   历史比较研究必须有条件,不能盲目比较。范达人说:“首先一条是,必须有可比的。拿来作比较的历史事物,从一定角度讲,应是可以比较的。不能把任何角度联系的事物加以比较。”梁启超没有论及赵翼比较研究史事有无条件,重在指出:赵翼《廿二史札记》、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和洪颐煊《诸史考异》等四部著作的体例略同,旨在考证史迹,正讹纠谬,赵书的特色在于用归纳法比较研究历史。梁启超说:“昔人言‘属辞比事,《春秋》之教’。赵书盖最善于比事也。此法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渐解应用,至赵而其技益进焉。”的确,综观赵书,“比事”之法运用之广泛和精熟应当是后继史家效仿的。   赵翼用比较法研究历史的特色是什么?梁启超看来在于将资料进行罗排比研究:“彼不喜专论一人之贤否,一事之是非,惟捉住一时代之特别重要问题,罗列其资料而比论之,古人所谓‘属辞比事’也。”赵翼善于抓住一个时代的最重要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相互勘校,并将互有?龟醯牟糠终?出,以资后来读者参考。王树民概括道:“此编多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其有?龟醮Γ?自见辄摘出,以俟博雅君子订正焉。”当然,梁启超亦指出赵翼运用比较法研究历史的不足在于应用的范围比较狭窄:“清赵翼之《二十二史札记》颇有此精神,惜其应用范围尚狭。”   梁启超指出:“治史的最好方法,是把许多事实连属起来比较研究,这便‘属辞比事’。”“这些事实,一件件零碎摆着,像没有什么意义,一属一比,便会有许多新发明。”他在赵翼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法研究中外历史,“深得比事之诀”。      二、梁启超对比较研究法的运用      梁启超对赵翼擅长的比较研究法加以扩展,并较系统地论述:“夫欲求人群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通古今文野之界而观察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比较法有其局限性。梁认为其局限在于研究者付出多而收获少。尽管如此,梁也喜欢这种方法,“最喜为大量的比较观察,求得其总括的概象,而推寻其所以然”。   梁启超将比较法运用到史料研究中。他说: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有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之若干事比而观之,则一时代之状况可以跳活表现。每遇一事项,吾认为在史上成一问题有应研究之价值者,即从事于彻底精密的研究,搜集同类或相似之事项综析比较,非求得其真相不止。须知此种研究法,往往所劳甚多,所获甚简。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最喜罗列事项之同类者,为比较的研究,而求得其公则。   善用比较法,胪举多数之异说,而下正确之折衷。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