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传承与发展
试论濠江楹联民俗活动传承与发展
摘要:楹联文化在汕头市濠江区盛行由来已久,其普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为省内所罕有,成为濠江独特的民间文化事象,获“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如何将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是当地应思考的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扩大影响,打造品牌,发挥濠江民间书法、灯谜传统优势,让其与楹联进行艺术嫁接,形成“以书兴联、联谜合璧”的文化氛围,并传承下去。此外,应注重楹联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传承,让濠江楹联的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关键词:楹联;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380-2
楹联,也称“楹贴”“对联”“对子”“联语”。在每年春节前夕,民众迎春庆春在自家门户柱上外贴对联,就叫“春联”,是我国汉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楹联是一种对偶文学,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一字意深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相传对联起传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文体。无论传统佳节、民间庆典、庙堂庆典,还是百姓的婚丧喜庆,都以楹联渲染气氛。这种民间习俗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将楹联按习俗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楹联文化在汕头市濠江区的盛行也由来已久。从当地古老的庙寺、道观、宗祠、古墓、摩崖石刻,到古民居宅院,随处都可见到先人留下的楹联踪迹。时至今天,濠江人不仅在岁末节令、婚丧礼俗更换楹联,还将征联、赠联、书联、联谜竞猜作为当地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其普及的广泛性和长期性为省内罕见,这成为濠江独特的民间文化事象。2007年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楹联)之乡”称号。2011年“濠江楹联”这一民间习俗列为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濠江楹联”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功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植根于民族民间,又为某一民族或族群所传承和享用,是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其内容和内涵丰富多彩,又博大深厚。濠江区地处汕头市中心城区南部,三面环海,依山傍水、山青水秀,风光名胜与文化古迹相交辉映。人文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风蔚起。其中的楹联文化盛行由来已久。无论文人墨客,或平民百姓,都有撰联、书联、征联、讨对、赠联的传统,相沿成俗,流传至今。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的青云禅寺周围至今仍有清代知名学者姚翰、张国栋、俞旭明等书法墨宝的摩崖石刻100余题。清代便有当地楹联的手抄本传世,其遣词造句,多有地方特色。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在此游山玩水、嬉笑怒骂、茶余酒后,常以楹联为楔子,抒情寄怀,如清代的蓝辞青、陈青瀛、梅继三等,都是楹联的高手。在现存的宫庙祠堂等古建筑仍可见到名联名作。这些名士芳踪和撰联佳句,至今仍在民众中口口相传。民国以后,一批爱国志士,借楹联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如位于巡司埠体育场内的华表上有对联“百炼此身成铁汉,千磨其志复金瓯”“可以锻成百炼身,朝斯夕斯,如剑在淬;未曾恢复九州土,日誓月誓,恐髀之生”。其用词之精炼,气势之雄浑,足以召唤千百万抗日民众。又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革命时期的吴雪鸿在其寓所“立志堂”的冠首联:“立心研马列,志道随毛朱。”10个字足以表达他“追随共产党、毛泽东心如坚铁”的志向。这些传世名联可以见濠江楹联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正因为濠江区有楹联文化生存的土壤,使民间的楹联创作人才辈出,代有传人。至上世纪70年代本地便成立了廊西诗社等民间楹联组织,出版《绿窗》等楹联刊物。目前濠江区成立了楹联学会,并设立楹联艺术活动中心。汕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楹联学术委员会也设在这里。楹联创作活动形成经常化,楹联爱好者不时聚会组织吟诗作对,交流切磋,陆续有专集、专刊出版,近十年全区楹联爱好者创作楹联逾两万副,在各种报刊上发表联作上千副。当地涌现出一批楹联好手,如姚香白、李照维、林典威、陈昆明、吴著明、陈弼荣、黄鸿杰、李嘉铭、姚先发等,他们的优秀联作经常见诸市级、省级、国家级的刊物,还经常无偿为群众撰写婚联、寿联、贺联、挽联等,备受当地民众敬重,不少人还成为省、市楹联学会的会员理事。
濠江区的党政宣传文化部门,把握时代的脉搏,将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文化形式与工作中心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各项联事活动,如楹联征对、书联赠送、联谜竞对竞猜,活动频次、规模、影响逐年提升,每年均在20次以上,每次均有老、中、青、少年参加。楹联书法活动也十分活跃,楹联应用渐成风气。赤隆社区居委会自从2000年以来,每逢春节都面向社会举办大型征联活动,好多毗邻区、县、社区的对联高手,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论文:依托学校种植园培养小学生劳技素养的实践研究.docx VIP
- 《斯特林制冷机》课件.ppt VIP
- 2024北京清华附中初二(上)期中物理(教师版).docx
- 2025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pdf
-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3Festivalsandcustoms写作指导介绍传统节日课件牛津译林版必修第二册.pptx VIP
-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pdf
- 统计预测与决策教材.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Prayer X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