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孙吴太子师傅制度
试论孙吴太子师傅制度
[摘要]孙吴太子师傅制度是汉、晋间太子师傅制度演进中的重要环节。黄武到赤乌四年间,是孙吴太子师傅制度的草创期,此时太子二傅设置不常,权责有违东汉旧制,以“将相名官”辅弼太子,但未加太子师傅之号。赤乌年间以后,太子二傅常设,并依东汉旧制权责分工,亦出现由“将相名臣”兼任的新制,说明太子二傅除教授学问、管理官属外,辅弼职能的增强,这一倾向与新制为两晋所继承。此外,从任职者的资质来看,二傅由名儒名士出任,且基本上常由流寓、江东两个士人群体同时并任。从结果上看,出任太子师傅的江东人士基本不得善终,这与孙吴信赖流寓之士,疑惧江东名族的政治路线是一致的。
[关键词]孙吴,东宫,太子师傅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4-0018-06
一、汉、晋间太子师傅制度的演变
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开启了两千年的帝制时代,但在储君制度及东宫官制的建设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却是继立的汉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汉为皇太子设置了两个相互独立的职官系统,一为太子二傅(太傅、少傅)及其属官(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舍人),一为太子詹事及其属官(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前者职掌为对太子监护、教谕、侍从等,后者则为太子家臣,负责处理太子家的各种具体事务。东汉之时,两大系统合一,“省詹事,而太子官悉属少傅”。东汉的太子少傅,既承担太子师傅的职责,也承担原太子詹事的职责。东汉太子太傅则因仍西汉之旧例,“不领官属”。
至两晋,师傅类职官由太子二傅发展到保、傅并立,再发展到三太(太师、太保、太傅)、三少(少师、少保、少傅)六傅并立,而且太子师傅的地位更加尊崇,“以储副体尊,遂命诸公居之;以本位重,故或行或领,时侍中任恺,武帝所亲敬,复使领之,盖一时之制也”。可见,汉、晋间太子师傅之制变化极大。在这一演进过程中,三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然而,考诸三国,曹魏方面据《晋书?李意传》记载:“自魏明帝以后,久旷东宫,制度废阙,官司不具,詹事、左右率、庶子、中舍人诸官并未置,唯置卫率令典兵,二傅并摄众事。”魏明帝以后太子长期未立(除齐王芳为一日太子之外),东宫官制不仅谈不上发展,连原本的职官也多被省阙。虽然置有二傅,但从现存的史籍中进行考察,所见任职者皆为曹丕为汉朝魏国太子时的官属,其他时期的任职者则不见记载。再看蜀汉,在现存史料中,太子师傅仅见一例,即《三国志?后主传》裴注所引《魏略》:“(刘)备以诸葛亮为太子太傅。”对于这条史料,裴松之给予了否定:“诸书记及诸葛亮集,亮亦不为太子太傅。”此外,无论是刘禅为太子期间,抑或刘?v为太子期间,再未见有何人任“太子太傅”之职。由此可以推断,三国中魏、蜀两国在太子师傅制度上谈不上有任何建树。反观吴国,不仅太子二傅均有设立,任职者众多,而且有鲜明的制度特点。因此,考察汉、晋间太子师傅制度的演变,孙吴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立意于此,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讨,以期对深入了解汉晋间东宫官制的发展线索有所裨益。
二、孙吴太子二傅的任职者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册封孙权为吴王,立孙登为王太子。孙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即皇帝位,以孙登为皇太子。东吴自孙权称吴王至末帝孙皓失国,共历4主,合计60年。期间立有5位太子,分别为大帝太子孙登、孙和、孙休,景帝太子孙埤,末帝太子孙谨,在位共48年,占孙吴历史的80%。孙吴太子太傅见诸史籍的有程秉、张温、阚泽、吾粲、诸葛恪、甘昌、贺邵等7人,太子少傅有薛综、吴粲、孙弘、薛莹、弘?G、蔡条等6人。具体详情请见下表:
从时间的分布来看,孙权时期的3任太子均有太子师傅的记载。孙登仅在黄武年间(222--229年)为吴王太子时有太傅的记载,却没有相关少傅的记载,黄龙年间(229--231年)孙登升任皇太子时的太子师傅亦不见于记载。赤乌五年(242年)孙和为皇太子后,担任太子师傅者为阚泽、吾粲、薛综。孙权的第3任太子孙亮为太子仅1年,但置有太子二傅。孙亮为帝时未立太子。孙休太子孙单二傅不见于记载,这或与孙单任职时间短(仅3年)有关。孙皓为帝时立有太子长达12年,有关太子二傅的记载有4人。另据《晋书?甘卓传》,甘昌曾任孙吴太子太傅,但出任时间不明。
三、太子师傅任职人选的特点
据《三国志?孙登传》,黄初二年(221年)立孙登为太子时,为其“选置师傅”,“(孙)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命(张)休从昭受书,还以授登”。可见,孙权非常重视太子教育,不仅自立太子之时起便为之选置师傅,而且还亲自安排太子学业、挑选名师教授太子。故而在这一时期,太子太傅人选的标准非常高,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