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巴尔蒂斯绘画中东方情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巴尔蒂斯绘画中东方情缘

试论巴尔蒂斯绘画中东方情缘   摘 要: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既有西方古典油画的优雅,也不失当前时代的特性,并成功在多元化艺术风格的世界画坛里备受瞩目。他一生钟情于东方艺术,并结合东方艺术精神和西方绘画技巧形成了独具个人风格的绘画语言。通过对巴尔蒂斯画作的分析和相关书籍的阅读,从其作品的构成特征、绘画精神、中西融合的角度来谈东方情结对巴尔蒂斯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巴尔蒂斯;东方艺术;精神;情感;传统   一、巴尔蒂斯和他的绘画   (一)巴尔蒂斯简介   巴尔蒂斯,原名巴尔塔扎?克洛索夫斯基,波兰裔法国画家。1908年,生于一个具有良好艺术氛围的波兰贵族家庭里,父母同为画家,其父在研究“杜米埃”艺术史领域也有一定的建树。因为从小生长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而所具有的先天条件,再加上后天的勤奋绘画,使得巴尔蒂斯很早就出名了,并于1956年在纽约现代美术馆举办了个人展览,被毕加索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二)巴尔蒂斯的东方情结   巴尔蒂斯对中国和东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东方艺术的影子。诗人里尔克曾经说道;“这孩子对东方有着难以想象的迷恋,他清楚地知道中国的历代帝王和画家,从哪得知的,实在让人难以领会。”可见,他对东方文化的关注最早是从幼年开始的,或许是偶然读到了些中国的书籍,或许是会意了马蒂斯绘画里的东方风情。对巴尔蒂斯来说,中国是一个神奇的国家,东方则是披着面纱的神秘少女,他在《致北京书》中说:“中国是他向往一辈子的国家。因为从小是在山里度过童年的,他只能通过书籍和想象构造了一个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巴尔蒂斯的画作风格   在20世纪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流派的喧嚣中,大部分画家是选择打破传统艺术观念,而这一艺术思潮的涌现使得往后的艺术家在创作中普遍认为传统古典就是与当代的现代的相抵触。巴尔蒂斯在这一时期却专心致志于具象艺术,开拓了属于自己的一条绘画道路。他的绘画受弗朗切斯卡、普桑、库贝尔、塞尚等绘画大师的影响,空间安排、对大自然的描写及人物描绘。巴尔蒂斯的作品里不是按部就班的传统写实,他把自己内心的真实通过笔尖传达到画面上,习惯于挖掘现实背后的真实性。巴尔蒂斯的绘画是对自身和世界的理解所作出的诠释,不是普通意义上单纯的模仿再现,是心中的描绘。他将观察到的人物、风景采用一种看似简易、单薄而又显厚重、薄而透光的笔触和色块、线面进行描绘,画面上的肌理感,透着大师对油画艺术语言深刻的理解。   二、东方情结在巴尔蒂斯绘画中的具体展现   (一)人物画   首先,看巴尔蒂斯的人物造型是非常简单的,在人物动作上将其几何化,多用直线和直角,如《牌戏》中小男孩右侧肩膀在被手支起来的时候被画家描绘成了直角,显得动作僵硬但又凸显了小男孩的刻意。巴尔蒂斯还喜欢用几何形体来表示人物的身体,通过大块的明暗和对固有色的合理运用,使色彩也起到了形的作用,如《室内》里的裸女,她的身体躯干被提炼成圆柱体,而半蹲小姑娘的膝盖也被简化为长方体。可以说,巴尔蒂斯是对复杂物象进行了生动合理的提炼概括,他的那些大的形状都是精心设计的,纯粹用几何形直线构成而有意摆脱了古典油画的曲线形式,少了细腻刻画局部的矫揉造作,反而多了力度,真是言简意赅。   其次,巴尔蒂斯的人物是具有雕像美的,他的画面人物都是静止的。画面里的人物就似时间静止了一般而永久停留在那里,姿态也瞬间凝固了,却让人意识到了生命背后的阒然。在作品《街区》中,我们看到的好似影片播到一半卡屏的状况,人物停止在各自的动作之中,我们不晓得之后的剧情发展,不清楚那个男的是否会放开那女孩的手、那个小孩是否能捡起球继续玩耍、那个黑衣女人是否要向迎面而来的男士打招呼。他的这种以静制动的画面,实在是应了苏轼的“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又与中国书法有灵犀之通。   再次,他的作品带着明显的“拙”味,不管是造型还是用线上,都像是从壁画里走出来的一样。他的画面就像一个孩子在努力绘画一样,画面中到处充满着拙趣。巴尔蒂斯大致是了解艺术史中的“物极必反”的道理,才会知道“返璞归真”的重要性,线条多以规律的方式运用,颜色多以大块色调为主。这种造型单纯的人物加上色调和用笔的青涩,画风会让观者产生亲近感,感受到稚拙。而《三姐妹》这幅作品,是具有巴尔蒂斯画面的共同特征,表情淡然,肢体语言程式化,有着巴氏拙趣美的特色。对稚拙感的追求,一是来自他的孩童般的心态,二便是来自于他对书法的认知。如傅山所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最后则是巴尔蒂斯画面里的平面装饰性。他同当时大多数的西方油画家采用的表现手法一致,都在向东方艺术靠近。因为汲取了日本的“浮世绘”的表现效果,他在人物造型上还是偏爱于自己的拙味,但是色彩却更加古朴典雅了,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