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和周围神经.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外伤和周围神经.ppt

臂丛 肌腱损伤 肌腱的解剖分区 肌腱损伤处理的进展 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 肌腱损伤常用的吻合方法 钮扣状畸形 垂状指 早期保护下活动 肌腱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 损伤的分类 传导功能障碍 神经轴突断裂 神经断裂 临床病理变化 远侧断端的华氏变性 轴突和髓鞘碎裂、巨细胞吞噬,许旺氏细胞增生,枝芽---进入终末器官,髓鞘 感觉与运动许旺氏细胞带 3年,1mm,3个月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主动运动消失 感觉障碍 触觉、痛觉、温度、深感觉 关节的位置 临床表现与诊断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血管早期扩张、晚期收缩,皮肤,指甲,汗腺 Tinel,s征 电生理诊断 纤颤电位、干扰相、新生电位 治疗 闭合性神经损伤 开放性神经损伤 一期 延迟一期 1--3周 二期 1个月 晚期手术 半年以上 3年以上 手术方法 神经缝合术 外膜法 束膜法 神经移植术 神经松解术 神经移位术 神经植入术 正中神经损伤 感觉 支配的肌肉 正中神经损伤 于指浅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下行,支配旋前圆肌、指浅屈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在旋前圆肌下缘发出骨间掌侧神经,支配指深屈肌桡侧半、拇长屈肌、旋前方肌。 主干发出掌皮支,分布于掌心和鱼际部皮肤。 经过碗管至手掌部发出分支,支配拇短展肌、拇短屈肌外侧头、拇指对掌肌和l、2蚓状肌。 3条指掌侧总神经支配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和近侧指关节以远背侧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 腕管综合征 肘部的损伤 桡神经损伤 感觉 支配的肌肉 桡神经损伤 桡神经在腋部——肱三头肌。 然后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至肘前外侧,于肘上——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 于肱桡肌与桡侧腕长伸肌之间进入前臂,分成深、浅两支。 浅支与桡动脉伴行,在肱桡肌深面于桡骨茎突上5cm转向背侧,至手背桡侧及桡侧三个半手指皮肤。 深支又称骨间背侧神经,在进入旋后肌之前发出分支至桡侧腕短伸肌,穿经旋后肌并于其下缘分成数支,支配旋后肌、尺侧腕伸肌、指总伸肌、示指和小指固有伸肌、拇长展肌和拇长、短伸肌 。 桡神经损伤 肘以下损伤 肘以上损伤 腋部以上损伤 尺神经损伤 感觉 支配的肌肉 尺神经损伤 经肱骨内上髁后侧的尺神经沟,穿尺侧腕屈肌尺骨头与肱骨头之间,发出分支至尺侧腕屈肌。 然后于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进入前臂掌侧发出分支至指深屈肌尺侧半,再与尺动脉伴行。 于尺侧腕屈肌桡侧深面至腕部,于腕上约5cm发出手背支至手背尺侧皮肤。 主干通过豌豆骨与钩骨之间的腕尺管(Guyon管)即分为深、浅支。 深支穿小鱼际肌进入手掌深部,支配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和3、4蚓状肌及拇收肌和拇短屈肌内侧头。 浅支至手掌尺侧及尺侧一个半指皮肤。 尺神经损伤 爪形手畸形,夹纸试验 腕部 前臂 肘部 下肢的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 腓总神经 胫神经 手外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骨科 刘津浩 学习重点 解剖 物理检查 是基础,必须掌握。 治疗原则、步骤 学习重点 解剖 手的位置 前臂及手部肌肉、肌腱的功能及解剖 上肢神经及其支配范围 学习重点 物理检查 血供的判断 肌腱损伤的检查 神经损伤的检查 学习重点 治疗原则、步骤 急救 早期处理 二期处理 术后处理 前言 60 年代的断指再植 陈中伟、于中嘉 前言 90 年代的臂丛神经损伤 顾玉东 21世纪 我们医院目前的情况 解剖和生理概要 手部骨关节可按其功能分为四组: 手的固定部分 第二、三掌骨、小多角骨和头状骨 拇指及其掌骨和大多角骨 示指 其余部分 解剖和生理概要 第一组是手的固定部分。包括第2、3掌骨、小多角骨和头状骨。它们有坚强的韧带固定,成为手活动的中心和支拄。其他三组均围绕此组而活动,故矫治手部畸形,要先恢复第一组的正常解剖形态,才考虑其他部分。 第二组是拇指及其掌骨和大多角骨,具有较大的活动幅度。大鱼际肌群、拇指的伸、屈及收、展肌,均附着于此组上,使拇指能收、展、屈和对掌。对手的功能起重要的作用,这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手部进化的特征,从手的整体功能来说,拇指占一半。故拇指受伤时,应该千方百计予以修复。 第三组是示指,它有单独活动的伸、屈肌,不受其他手指的牵连。还有较强的外展功能,能与拇指作握、捏等重要动作。 第四组是中、环、小指,第4、5掌骨和钩状骨,对扩大手掌,协助拇、示指的握、持等动作起配合作用。 手的休息位 手的休息位即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的姿势。此时,手内在肌和外在肌、关节囊、韧带的张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表现为腕关节背伸10°-15°,轻度尺偏。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半屈曲位。从示指到小指,越向尺侧屈曲程度越大,当腕关节被动背伸则手指屈曲程度增加,腕关节掌屈时手指屈曲程度减少。各指尖指向腕舟骨结节。拇指轻度向掌侧外展,其指腹接近或触及示指远侧指间关节桡侧。 如屈指肌腱损伤,该手指处于伸直位,使手的休息位发生改变。 手的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