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针菇不同生长时期培养基质中菌丝相对生物量确定
                    金针菇不同生长时期培养基质中菌丝相对生物量确定
    在考察了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培养料中DNA含量、基质对菌丝DNA提取影响的基础上,以工厂化瓶栽金针菇培养物为材料,以菌丝DNA含量为指标,检测了菌丝长满基质、幼菇约3 cm、8 cm和子实体采收时(约16 cm)4个生长阶段培养瓶中不同部位基质的菌丝相对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培养基质菌丝相对生物量有明显差异;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消耗速度与基质和子实体间的距离成反比。 
  金针菇; 培养基质; 生物量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仅仅定性观察基质长满菌丝、菌丝洁白粗壮,依靠经验判断菌丝生长、成熟状况,确定从养菌到出菇管理模式的切换越来越不能满足现有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管理的精细要求,建立定量指标以衡量菌丝生长发育阶段、揭示生长现象与其生理代谢的关系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17]。笔者在之前的工作中探讨了用菌丝DNA含量衡量菌丝在培养基质中相对生物量的方法,并在对香菇135培养基质中菌丝生物量的研究中发现,香菇菌丝在长满培养料后一段时间内菌丝生物量保持着一定速度的上升,到达一定水平如果不能转入出菇环节,则生物量会保持一定水平不再变化;对生产中不同产量的菌棒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剩余菌丝量与子实体的产量呈反比关系[89]。在此基础上,本实验检测了不同生长阶段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培养基质中不同位置的菌丝生物量变化,希望对肉眼不可见的基质内菌丝生物量积累、子实体生长过程中菌体营养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金针菇菌种FV、灭菌后未接种的培养料及不同生长阶段的FV培养瓶(D1:菌丝发满时;D2:金针菇幼菇约3 cm高时;D3:子实体约8 cm高时;D4:子实体16 cm高待采收时),由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1.2.1构建金针菇FV标准曲线 
  按文献[1011]构建FV标准曲线。 
  1.2.2培养料DNA含量及其对测定菌丝DNA提取的影响 
  将未接种的培养料置于低温冰箱中冻结、转入冷冻干燥机中充分干燥保存。取适量培养料研钵中充分研磨后,精确称取10、20 mg,CTAB法提取其DNA,确定单位质量培养料的DNA含量,每处理5个重复。 
  将冷冻干燥的金针菇培养料与标准培养菌丝按四种不同比例混合,充分研磨后,精确称取10 mg混合物,CTAB法提取DNA,除去基质本底DNA含量后与标准曲线比对,确定培养料对金针菇FV菌丝DNA提取的影响率,每处理5个重复。 
  基质对DNA提取的影响率[IRS](%)=(混入菌丝生物量-实测菌丝生物量)/混入菌丝生物量×100% 
  1.2.3不同生长时期、不同位置培养物中菌丝相对生物量 
  从D1,D2,D3和D4不同生长阶段的培养瓶(各三瓶)中分别按图1所示在s、z、w、a、b、c部分取样,样品分别于低温冰箱中冷冻后转入冷冻干燥机中充分干燥,研钵中充分研磨,准确称取10、20 mg冻干物,CTAB法提取DNA,确定不同位置和不同生长阶段培养物中FV菌丝的相对生物量;每个生长阶段在3个培养瓶中独立取样,每个样品设5个测定重复。实验重取不同批次的相同数量样品重复测定一次。 
  a, b和c为瓶子上中下部位约1.5 cm厚的培养料层,z和w为贴近接种孔和贴近瓶壁位置约1.5 cm厚2.0 cm宽的圆环,s为接种块 
  Samples a, b and c were in the form of a round flat cake of culture material ~1.5 cm thick, z and w were a circular piece of culture material of the same thickness and around 2.0 cm width, s was the inoculum 
  图1 金针菇FV取样图示 
  Fig.1 Sampling sites within F. velutipes bottle cultures 
  亭亭,这个图麻烦排小一些,半栏能看清楚即可。 
  余昌霞,等:金针菇不同生长时期培养基质中菌丝相对生物量的确定 
  2 结果与分析 
  2.1金针菇FV培养料本底DNA含量 
  通过检测,确定金针菇FV纯培养料的DNA含量为0.522±0.044 μg/mg。 
  2.2基质对金针菇FV菌丝DNA提取的影响 
  按照标准曲线,金针菇FV标准培养菌丝的DNA含量为36.49±0.83 μg/mg。 
  分别称取四种比例的菌丝和培养料混合物10 mg,通过检测其DNA含量,再与标准曲线、基质本底DNA含量比对,得出培养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