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收方式对吉林晒红烟品质及经济性状影响
采收方式对吉林晒红烟品质及经济性状影响
摘要:为探究吉林农安烟区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方式,以当地品种大叶黄为试验材料,研究传统的一次性采收与二次、三次采收方式对晒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次数的增加,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总氮含量均呈增加趋势,淀粉含量明显下降。三次采收烟叶氯含量最低,烟碱及钾含量最高,糖碱比也较一次性采收烟叶明显提高;烟叶中众多香味物质及所测香味物质总量均为三次采收方式较高;烟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单叶重及叶质重也随采收次数的增加而呈增大趋势,含梗率则相反,各个处理填充值差异不大;三次采收处理烟叶的感官质量、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也明显提高。本研究认为,吉林农安晒烟产区适宜的采收方式是三次采收。
关键词:采收方式;晒红烟;品质;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S572.0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1-0035-05
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晒红烟产区,而农安县又是吉林最大的晒烟产区。农安晒红烟传统栽培方式是行距窄、密度大,田间通风透光不良,中下部叶严重光照不足,影响其光合作用的进行以及干物质积累,进而导致中下部叶尤其是中部叶成熟缓慢,而上部叶因光照充足而成熟相对较快,因此当地多采取一次性采收。由于不同部位烟叶发生时间不同,一次性采收往往导致下部叶过熟或上部叶成熟度偏低,烟叶表现出细胞结构紧密、组织疏松、叶片偏厚、淀粉含量高等问题,进而影响烟叶质量,可见合理的采收方式对于改善烟叶质量、提高可用性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采收方式对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烤烟和白肋烟上,晒红烟方面的报道很少。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晒红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旨在确立适宜的采收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晒红烟的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3~2014年在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江东王村进行。供试晒红烟品种为大叶黄,试验地为黑钙土,肥力中等。田间栽培管理和烟叶调制方法按照晒烟生产技术规范进行,初花期打顶,可采叶16片/株。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667m?。
T1:传统采收方式。当地常规一次性采收,分下、中、上3个部位上绳晒制;
T2:分两次采收。下部3~4片叶成熟时摘叶采收上绳晒制,剩余叶片待上部叶成熟时一次性采收,中、上部叶分别上绳晒制;
T3:分三次采收。下、中、上部叶成熟时摘叶采收上绳晒制。
下部(自下而上第3、4位叶)、中部(自下而上第9~10位叶)、上部(上部倒3~4位叶)典型叶位单独上绳进行调制取样。晒后样取中部叶和上部叶不同处理烟样2kg,烘干,粉碎过60目筛,用于多项指标的测定。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常规化学成分常规化学成分按照YC/T159-2002、YC/T 160-2002、YC/T 161-2002、YC/T 217-2007、YC/T 162-2002烟草及烟草制品化学成分测定方法测定烟叶中总糖、还原糖、淀粉、烟碱、总氮、钾和氯的含量,所用仪器为德国BRAN+LUEBBE公司制造的AA3型流动分析仪。
1.3.2 晒后样中性香味物质 采用内标法进行测定,在5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0.000g烟样、1.0g柠檬酸、1mL内标(0.37mg/mL乙酸苯乙酯),再加超纯水500 mL。安装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从冷凝管上方加二氯甲烷40mL于250mL圆底烧瓶中,待开始沸腾时进行同时蒸馏萃取,出现分层便开始计时。2.5h后,收集250mL圆底烧瓶中的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钠10g并摇匀至溶液澄清,转移有机相到浓缩瓶中,水浴浓缩有机相至lmL左右,转入色谱瓶中,用GC/MS鉴定结果和NIST库检索定性,待进样分析。所用仪器为HP5890Ⅱ-5972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条件如下,色谱柱:HP-5(60mx0.25mm,0.25卜Lm);载气及流速为He、0.8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传输线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177℃。升温程序:初温50℃,恒温2min后以2℃/min升至12℃,保持5min后以2℃/min升至24℃,保持30min。分流比和进样量:1:15、2μL。电离能:70eV。质量数范围:50~500amu。MS谱库:NISTO2。
1.3.3 晒后样物理特性 物理特性按照王瑞新的方法进行测定。
1.3.4 晒后样感官质量参照标准YC/T 138-1998,由红塔辽宁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10人组成评吸小组,分别对香气质、香气量、杂气、浓度、劲头、刺激性、余味、燃烧性及灰色9项指标进行打分,然后取平均值。
1.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