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第6节修辞人教版.pptxVIP

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第6节修辞人教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1语言文字运用第6节修辞人教版

考点一 比喻vs比拟 一、比喻 1.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2. 比喻的三个基本要素: 本体——被比喻物 喻体——比喻物 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3. 比喻的分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矗立的小山。 ;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闭着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 二、比拟 1. 比拟指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2. 比拟的分类: ①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 ②拟物。拟物有时是把人当作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 【例2】 (2010·广州调研)从“微笑”“诚实”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并在语意上形成递进关系。 阳光是一位热情的向导,不仅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也给我们温暖与力量。; 考点二 排比vs 反复 一、排比 1.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句子或段落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式。 2. 排比的分类: (1)成分排比 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 延安的歌声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 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 (3)单句排比 由几个句子构成的排比。例如: 天太大。海太阔。人太老。游泳的姿势和动作太单一。 (4)段落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段落构成,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常用相同的句子提领。 二、反复 1. 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段落。 2. 反复的分类: 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如: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排比和反复的区别 在形式上,构成排比的语句至少要三项,而且结构相似,一般带有相同的提挈语;内容上,构成排比的各项在语意上是相同或相关的。 反复则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只需要两个词语或句子的重复出现。 考点三 设问vs反问 一、设问 设问是自问自答,是“无疑而问”。目的是强调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二、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 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例如: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 (3)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句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注意:要注意区分借代和借喻,最简单的方法是,借喻可以换作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考点五 夸 张 1.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